教务处斥资百万支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来源:教务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1日 作者:彭红
2008年5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教务处开展了新一轮“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学生踊跃参与,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组织答辩和初评筛选工作,推荐了555项参加学校复评,经过学校创新实验计划专家组认真评审,有128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喜获资助。2008年,教务处投入200万元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配套基金和校内项目资助基金,每个项目资助5千至3万。
为了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教务处颁布了《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细则》(中大教字[2007]38号),成立了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和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家组,管理办公室设教务处教改科。各二级学院也成立了学院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学校建立了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活动,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为课外研修学分纳入新一轮培养方案中。对在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表现突出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学生,可以优先推荐或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
从2005年开始,教务处开展“中南大学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至今,已投入550万元支持本科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有551项本科生项目获资助,参与学生近1300人。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逐步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四大制度:①推行为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制度,以此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科研。②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制度,逐步形成“超级市场式”的开放形式。③名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鼓励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科研团队中的教师给本科生上课。④科研成果进课堂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性实验模式,从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推进以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关资料:
2007年开始, 教育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有60所重点大学获批准,我校获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获资助70万元,进入第一方阵系列。2007年8月,教育部为加强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理论指导,成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工作组”,由我校副校长陈启元任专家组组长,教务处处长刘义伦任专家组成员兼秘书长。2007年10月,教育部启动了由我校陈启元副校长牵头,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参与的课题《以创新性实验为平台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2008年5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工作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2008年10月,首次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暨大学生创新成果展览将在我校召开,参与高校达110余所,师生代表500余人,这将是一次全面展示中国大学生创新教育成果和我校大学生风采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