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学术报告会在铁道举行
来源:铁道校区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6日 作者:李佳玫
6月14日上午9:00,我校庆祝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学术报告会在铁道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湘雅医学院罗学港教授,省博物馆馆长、书记陈建明研究员,铁道校区管委会主任周建设教授,党工委书记罗才洪以及相关人员应邀出席了报告会。
首先,由铁道校区管委会主任周建设教授致辞,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同时他说:“此次我校举行学术报告会,对于提高同学们保护文化遗产意识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积极意义。”
接下来,罗学港教授为做了关于“马王堆古尸的研究保护”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马王堆汉墓文物概况及其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然后重点介绍了对古尸的研究和保护,他从解剖学与组织学、影像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向在场观众讲解了古尸的研究,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级和对古尸采取的保护措施。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设想:希望通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将中南大学与省博物馆联合起来,将文物研究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使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省博物馆馆长,我校兼职教授陈建明研究员给观众带来了“谁的缪斯: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共享”学术报告。陈教授首先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博物馆,并进行了相关讲解。各地的历史、自然、科技、现代艺术、民俗等各种形式的博物馆一一呈现,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让他们学习了相关知识。然后他就“文化遗产的共享”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文化遗产要共享的原因“属于公众所以要服务公众”。同时介绍了省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为公众提供的优质服务,以及他们针对不足正在做的努力。最后就保护文物向观众提了几点建议:尽量不使用闪光灯拍照;尽量不使用三脚架;文明观看,互相关照。
众所周知,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中国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历史,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重铸21世纪精神家园。”主持人在报告会最后向在场同学发出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