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善 心 走 彭 州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9日 作者:易宜芳

在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我们一行特别醒目,印有“湘雅医院医疗队”的文化衫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他们一边念着上面的字,一边向我们打听,有几个青年男女还过来问“你们是去汶川的吗?能不能带上我们,我们都是志愿者!”当得知我们是有组织的医疗队不能带他们时,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一路风尘终于来到了彭州,县城有多处路障,有些房屋被震垮开裂,据先来几天的同志介绍,早几天这里还是空荡荡的街道。只有到了晚上,随处可见的帐篷让人意识到地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随时可能再来。但是很多村民还是住在山里,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地方,搭建了遮蔽风雨的简易棚。天气不太好,下起了小雨,当地的人说一下雨就不好进山了,进到山里去有一定的危险,山上的石头像下流星雨一样砸下来。

龙门山镇

我们医疗队到达龙门山镇后,在彭州市人民医院院长的带领下,找到当地镇医院院长,带队的李远斌副院长和他们一起商量医疗队的具体工作安排。之后医疗队分成5个组,每组设一位组长和秘书,还有一位彭州人民医院的护士作向导,准备深入每村每组每户巡诊,层层推进,不漏诊每一个需要我们的灾民及战士。

山体滑坡仍然到处可见,山下到处是断壁残垣,触目惊心!尽管早在电视上看过,心里还是一阵阵的痛。途经小鱼洞,来到白水河,河上桥面早已断裂、倒塌,解放军官兵在旁边架起了一座简易桥——“生命桥”,地震中人民子弟兵搭建的这座桥是连通山里山外的一条生命线。当地的村医协助我们医疗队摸清村民的情况,在给村民进行巡诊的同时,联合防疫人员对村民进行卫生防疫知识的宣教,包括水、环境的卫生处理和排泄物的正确处理并对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演示。努力使村民建立学会自我防护的意识和学会自我防护的技能。

在这里,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感情,解放军战士在忙于修建临时板房,工作有序而紧张地开展,村民的情绪很乐观,有不少的人在积极开展自救,当地的干部和支援的卫生防疫人员都认真负责,工作仔细,村民们对我们的到来热烈欢迎,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宝山村

各组在当地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到各地去选点安营扎寨。湘雅医院医疗队为第一小组,分管宝山村。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龙门山镇宝山村,马上动手搭建简易的巡诊台,就算是成立了一个巡诊点。这时天下起了雨,旁边的安置人员给了我们一把太阳伞为药品遮雨。除两个蹲点的人员外,其余人员按照分组分别步行上山挨家挨户上面巡查。看病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了,有当地的灾民,有救灾的战士……

宝山村原来是一个风景旅游区,山清水秀,当地农民居住较分散,大部份人家家境殷实,不少还贷款开办农家乐,一场天灾,将他们的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农家乐成了一片废墟。一路上,我们没有看到一户能够住人的房子,家家都居住在帐篷里,但是,灾民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哀伤,或许,他们都把痛苦深深的埋在了心底。这儿随处可见“重建家园”的标语,除了孩子,人们都在埋头清理废墟,看到我们,都笑着打招呼,没有眼泪,有的只是重建家园的决心。然而,地震毕竟发生过,居民李勇告诉我们,他至今晚上都睡不踏实,躺在床上,旁边的人翻身,床板颤动,他都以为地震来了,惊得蹦起来就往外跑,鞋都没顾不上穿。在灾民安置点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玩耍,五六岁的摸样,一看到我们马上大声喊:“阿姨好,谢谢你们!” 还要把手中的火腿肠送给我们吃。小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家。 母亲在外地打工,她和年迈的外婆在安置点睡帐篷、吃大锅饭,政府每天每人发1斤大米,10元钱生活费。小女孩的模样惹人怜爱,我把包里所有的零食掏出来给她,又是脆生生的一串“谢谢阿姨”。趁她嚼巧克力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问她:“想不想妈妈?妈妈在哪儿?”没想到她毫不含糊地回答“想!妈妈在赚钱,我们要建房子!”没有泪水,十分平静,是小孩不懂事?还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救助,慢慢抚平了小女孩受伤的心?

在灾民安置点的另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发呆,便上前寻问,原来婆婆是九峰村人,5·12地震发生时,她在外走亲戚幸免于难,她的儿子、儿媳及正准备结婚的孙子连同山脚下的房子被滑坡的山体深深的掩埋了!婆婆只身一人来到十多里外的宝山村灾民安置点。婆婆说,要是没有党和政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怀,她这么大年纪了,到头来房子、亲人都没了,活着也没有了意思。在我们的安慰开导下,婆婆慢慢平静下来,我们给她检查了身体,除了有些咳嗽,一切都还好。这时那个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小女孩也来了,看到这一老一小,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真希望她们能早日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坚强乐观地活下去!

为了巡诊更多的地方,我们中午就吃干粮或在灾民安置点弄点开水泡面吃。晚上六点多,一身疲惫回到巡诊点,总结工作。其中有3名病人病情较重需要转诊,两位骨科医生还被请到彭州市人民医院去会诊。这一天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所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是灾区人民需要的。

团山组

团山组在山里面,湘雅医院副院长李远斌和彭州市人民医院的邓书记带领两队人员往山里去,但是由于昨天天气下雨,造成了较大的山体滑坡,医疗队的人员下车准备步行过去,但是经过几番努力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在邓书记的劝说下,决定放弃,明天再进山。

第二天在当地村医的协助下,我们很快摸清了村里的情况。该村共有15个组,2800多人。房屋倒塌情况严重,绝大部分的村民都住在帐篷里。各组分布较散,有很多村民还在山坡上。我们在马路边找个地方插上宣传旗就开始了工作。对于我们的到来村民非常高兴,尽管每人每天只有1斤米,但他们还是非得要煮饭给我们吃,我们委婉地拒绝了。

来到另一个灾民安置点,这里的灾民生活比较困难,正好遇上他们吃午饭,桌上只有三个小菜,全是水煮的,没有一点油星,一大群人围着桌子吃,旁边还有站着的,蹲着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的十来户人家生活本来就较困难,政府不定期送来食用油,今天来的油少,每人才分了一两多,我们把车上的干粮全留给了他们,回到住处后,又马上去买了米、油、菜和水果,还给孩子带了巧克力和零食,他们感动得反复说着一句话:谢谢你们,谢谢……。还一个劲地留我们吃饭。我们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并约定隔天再来看望他们。

在巡诊的过程中,我们挨家挨户的询问了灾民的情况,指导灾民注意饮用水的卫生,要勤洗手,不吃生食。同时对几个病情较复杂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发放了药物,打算第二天再跟踪复诊。由于老年人听力和语言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反复向他们交代注意事项,将药物的服用说明用纸张写得很清楚交给病人,同时也交代邻居帮忙给老人服药。大家都想工作做得细致一点,除了送医送药、健康宣教,还要加上心理疏导,尽我们的能力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这才是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真正需要的。

我们刚驻扎不久就遇到分管卫生文教工作的四川省省委常委李登菊来视察灾民,并看望了我们医疗队,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午5点左右四川省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也来慰问和看望了我们一小组的人员,表示了他们的慰问和感谢。

山沟村

我们来到了最偏最远最危险的山沟村,道路不通,只能步行,本以为就在山上不远,没有带干粮,提上药箱就走,没想到一走就是三个小时,一路上山路狭窄,险象环生,不时还有小石块从山上滚下来,一时间我们有些犹豫,不知道是进还是退,最后6名队员一致决定还是进山!小心翼翼走到半路,一块巨石夹着灰尘从山上滚落,我们赶紧招呼着躲避,石头在一个队员身后的地上砸出了一个坑,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爬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山顶上的山沟村3、5、7组。大家又冷又饿,此时我们才知道,因此地离村镇很远,且居民居住极其分散,截止今日,我们居然是第一支到达这里的医疗队。我们马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巡疗及心理辅助,这里的灾民非常贫困淳朴,我们的到来让他们感动不已,所有的巡疗工作结束后,我们又为他们照了平生第一张照片,并留下了地址,准备邮寄过去。

要下山了,队员们一个个心情沉重,进入灾区这么多天了,天天都有不同的事情震撼我们的心灵。虽然脚底下每天都感觉到了余震,但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证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通过灾区人民自己不断努力,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美好的家园将很快重现!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