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再造生命的春天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30日 作者:刘微 严慧平
走进湘雅医院康复科功能训练室,记者看到许多病友正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各种功能康复训练。有的在学站立,有的在练习抓举,在治疗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一个常人看来最简单的站立动作都要一遍遍反复练习。主管护师吴映华介绍说,来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每天有近50人,大多是中风、截瘫、关节孪缩、脑外伤等导致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据了解,康复医学是在原来理疗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语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作业治疗、中外手法治疗和简单的支具、辅助器具等服务。物理治疗包括光疗、电疗、磁疗、超声波等。作业疗法是指用有意义的活动作为治疗媒介,如练习捡豆子、穿衣服等比较精细的动作,提高功能障碍者在生活自理、工作及休闲活动上的独立能力,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重返社会与家庭。
“那么患者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康复治疗呢?”吴映华告诉记者,“原则上是在不影响临床治疗的情况下,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她举例说,一般情况下只要病情在临床得到控制,且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的状态下,就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人体如同硬件一般,不用的话就会退化、生锈,所以康复训练非常必要,而且越早治疗越好。
有一位60多岁的老年病人,3年前不慎从9米高的地方摔了下来。经过多次手术,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因严重的脑外伤导致完全瘫痪,意识模糊。手术4个月后,其老伴坚持为他做康复训练,连去年冰灾时期都没有中断。 现在,他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能和旁人对话自如,且智力、运动和神经都有相应的恢复,连老伴都不敢相信能恢复得如此之好。还有一位年仅2岁的小男孩,由于车祸导致右脚踝关节粘连,踝关节内翻、下垂,踝关节不能自主地活动,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失去右脚的功能。手术以后,小男孩在康复科仅进行了短短半个月的关节松动训练就能下床走路了。康复师表示,只要能坚持做半年到一年的康复训练,他的踝关节粘连可以改善很多,而且能恢复基本的运动和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