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精神创伤研究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1日 作者:段炼、张燕

在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后,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李凌江教授联合放射科周训科教授及中科院有关专家申报的“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脑病理机制与易感素质研究”项目通过激烈竞争,近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终审。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强烈的精神创伤事件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闯入意识或梦境的创伤体验,高度的警觉状态,与社会隔离和回避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这些精神创伤性事件包括频发的自然灾害、各类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火灾、矿难等)、各种暴力事件(大到战争、恐怖事件,小到被强奸、抢劫、斗殴)、重要丧失(如地位、财产、社会关系如婚姻、亲人、自由)等。据我国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等)平均每年约2亿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更不用说几乎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矿难、火灾、暴力事件、重大丧失等。在经历这些群体突发的或个体经历的创伤性事件后,除了可能的躯体损伤,精神方面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该病的患者至少1/3以上因为疾病的慢性化而终生不愈,丧失劳动能力;1/2以上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抑郁、各种焦虑性障碍等;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尤其是该病的发生大多与公共突发事件有关,常导致社会医药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善后处理,给事件发生后生活的重建造成很大困难与阻碍,因此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急需解决的重大精神疾病。

近年来,李凌江教授在连续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下,和他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一精神疾病的脑病理机制。他们和我院放射科、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应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对火灾、矿难、被强奸后的PTSD患者、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做了一系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获得了一些国际一流的研究结果。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申报,就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目前国际先进的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相结合的同步技术,采用统一方法,扩大样本,通过对急性、慢性的PTSD患者的研究,来阐明PTSD 患者脑结构与功能损害的病理特征,建立基于fMRI和ERP相结合的PTSD患者脑结构、功能异常模式的定量描述,探讨其异常模式与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疾病结局尤其是患者易感素质因素的关系,则既可以尝试建立PTSD的临床分型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分析的脑病理学标准,又可以为进一步探讨发病机制提供有重要价值的科学信息。

李凌江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级科研成果8项,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精神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环太平洋精神病学家协会理事,《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副主编等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6篇,其中SCI论文15篇,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主编。

这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获得,充分说明精神创伤性事件对人类精神健康损害的问题已得到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李凌江教授及其他的研究小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