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为患者解除颅内“炸弹”的威协
来源:湘雅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2日 作者:严慧平 刘微 张际
8月1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一名患有罕见左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治疗,解除了生命之忧。
患者杨平平,来自湖南平江。7月4日当天,杨平平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并呕吐得厉害,在当地医院经CT检查显示,其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杨平平慕名来到了湘雅医院。经介入科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医生惊奇地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少见的左小脑后下的动脉瘤,且载瘤动脉已部分瘤化,患者之前的种种症状都是因它的破裂引起。
据专家介绍,约80%的颅内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象这样的小脑后下动脉瘤在临床上非常少见,仅占2%左右,该院大约2~3年才接诊一例。患有此种疾病后,连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动作都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导致瘤体破裂出血。若连续3次出血,患者存活几率极小。
目前,颅内动脉瘤多采用介入治疗,避免开颅手术。马建荣教授等对该病例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认为该手术的风险和难度非常大。一方面,患者颅内的动脉瘤的供血血管太小,不能移植支架,只能选择开颅手术。开颅手术风险也大。因为患者的载瘤动脉已部分瘤化,瘤体和载瘤动脉的血管壁紧密粘连在一起,甚至已经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在处理夹闭瘤体时难度很大,特别是患者颅内的动脉瘤紧贴脑干,手术操作中一旦损伤了脑干,就会造成病人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需要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才能实施这种手术。
但为了尽早解除患者颅内动脉瘤这种危险“炸弹”的威协,8月1日,马建荣教授亲自为患者杨平平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该动脉瘤位于左小脑后下动脉头袢处,约葡萄大小。马教授先用临时阻断夹阻断血管的近端,再用动脉瘤夹一次性成功夹闭了动脉瘤。从暴露动脉瘤到成功夹闭,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分钟。杨平平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复查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已完全夹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