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庆贺著名骨科专家周江南教授从医执教五十年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08日 作者:伍西明 刘玉君
9月6日,湘雅医院骨科举行隆重仪式和学术报告会,热烈庆祝著名骨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周江南教授从医执教五十年。与此同时,大会宣布“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中南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在湘雅医院挂牌正式成立。大会还举行了大型的学术报告会。
国家重点遗传实验室夏家辉院士,湖南省医学会会长刘家望,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田勇泉,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组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满宜会,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党委书记肖平,中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周科朝教授,中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黄祖发教授,湘雅二医院院长尹邦良教授,湖南省医学会秘书长朱建华,中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宋夏伟,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管茶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朱晒红、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书记梅军,湘雅医院全体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还有来自北京、广西、及我省骨科专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及周江南教授的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
庆典会上,全面反映周江南教授高尚医德、学术造诣和为师风范的《大医精诚》一书同期出版。
相关链接:湘雅医院周江南教授简介
周江南教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湖南省首位骨科博士生导师。
周江南教授1933年生于福建省鼓浪屿,1957年8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湘雅医院骨科副主任,中国小儿麻痹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小儿麻痹症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康医学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老干局干部医疗保健专家、教授咨询组成员,湘雅医院建设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等。
周江南教授在骨科学术领域研究具有崇高威望,造诣深厚。从1973至1989年,历时16年开展肢体各部位延长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974年自行设计了折叠式小腿延长器并在省内开展首例胫骨干延长术。1976年在国内开展首例胫骨上干骺端骨膜下截骨延长术。1981年在国内首次开展无血骨骺牵伸术。1989年在国内首次开展外伤性残指延长术,将缺损拇指延长3.2厘米,指端神经感觉正常。1974年至今共研制出具有我国特点的肢体延长器械5种并应用于临床,其中手提折叠式肢体延长器被刊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1991年,国际“肢体延长之父”伊利扎诺夫亲自邀请周教授参加国际肢体延长学术会议。
1986年起,周江南教授开始进行高科技生物材料人工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1990年与原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合作,共同研制出活性生物陶瓷人工骨。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参编15本专著,主审《儿童骨折》译著。周教授1978年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湖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手提折叠式肢体延长器的推广应用”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四等奖。1992年与中南工大合作研制生物陶瓷材料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94年《生物陶瓷材料及临床应用》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贡献奖一等奖。
周江南教授非常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湘雅精神律已育人,率先垂范,因材施教,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他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留学生1人。指导研究生选题瞄准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结合临床,横向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率硕士生王东华开展AAA骨研制并用于临床,硕士生胡建中开展复合生物陶瓷生物相容性研究。与医学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院士共同带领博士生宋国清在国内首次成功克隆骨软骨瘤致病基因。带领博士生雷光华等在国内外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吸烟为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和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还带领博士生开展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鉴定、冲击波对离体人胚胎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的作用、鼠卵黄囊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和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高效表达BMP-TcDNA于软骨细胞修复软骨损伤研究。博士生雷光华与赵自平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推荐博士生王文军到英国Birmingham Spine Centre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另推荐2名学生到国外攻读学位。
2000年以来连续2名博士生获奖,1名获“联邦医学教育奖学金”奖,1名获中南大学优秀论文奖。目前已有4名博士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3名博士生在美国和法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