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湘潭市人民政府举行市校合作会商并签署《共同推进湘潭“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
来源:规划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3日 作者:李苑
10月11日上午,湘潭市人民政府·中南大学市校合作会商在校本部科教大楼一会议室举行,双方签订了《共同推进湘潭“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校党委书记李健,校长黄伯云,副校长李桂源,校长助理陈晓红、李劼,中共湘潭市委书记彭宪法,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爱国等党政领导出席了会商。参加会商的还有湘潭市政府有关局委、科技园区和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学校相关部门及部分学院负责人等60余人。会商由副校长李桂源主持。
会商中,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国锋和校科教兴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规划与发展部部长彭省临分别代表湘潭市和学校汇报了近两年来市校合作情况。校长黄伯云和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爱国签订了《共同推进湘潭“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科技处和湘乡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湘乡老工业区节能减排,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群合作意向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湘潭市九华经济区签订了《共建中南大学九华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合作协议》,科技处和中国南方汽车江滨活塞分公司签订了《新型活塞材料研发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商学院和湘潭市九华经济区签订了《湘潭市九华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机电工程学院和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架空乘人装置液压及控制系统开发合作协议》,共六项合作协议。
会商中湘潭市委书记彭宪法和校党委书记李健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彭宪法书记说,此次围绕“共同推进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市校合作会商,标志着湘潭市与中南大学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将对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促进作用。李健书记说,中南大学与湘潭市的合作一是从项目合作转变为项目、战略合作并重,二是增加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内容,这两大特色使市校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此次举行市校合作会商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即:恰逢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创新型社会建设大有益处;长株潭城市圈空间距离的便利,对市校合作大有益处;学校与湘潭市政府及许多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大有益处。今后,中南大学将一如既往发挥好“科技库”、“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推动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商前,彭宪法书记一行还参观了我校新校区和粉末冶金研究院,对学校建设和科研及其产业化能力大为赞赏。会商后,湘潭市企业代表还与机电、信息、资生等学院领导和专家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洽谈。
新闻链接:市校合作情况
自2006年11月与湘潭市签署市校合作协议以来,我校充分发挥“科技库”、“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围绕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联合攻关,其中湘钢“连铸连轧夹杂物去除新工艺”、“炼钢炼铁烧结工程新技术”、“宽厚板监测新技术”,湘潭电机“220吨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及大型受力构件强度分析”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实施;我校研发的“矿山井下架空乘人装置”,在国内首次解决了瓦斯环境下液压泵的电比例调速问题并实现产业化;我校与双马电气集团合作,在高压高频斩波调速、变频调速控制等领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取得了矿用安全标志;我校与凌天科技公司共建了“湖南新型热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攻克热泵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难题,开发热泵中央空调成套技术,提升了产业水平。为加强市校合作协议的落实,双方还大力推动校县、校企、院企之间合作,为服务湘潭市新型工业化搭建平台。目前,已与湘乡市人民政府和湘钢、凌天科技、昭山冶金化工等17家企业建立了包括战略合作、共同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共建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合作关系,促使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向湘潭市企业集聚。我校还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为湘潭市献计献策,由我校专家教授领衔编制的《湘潭市节能减排科技发展规划》和《湘潭市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是我省第一个市级“两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得到了湘潭市领导和各方面的一致肯定。目前,湘潭市“1126”节能减排工程已经启动,进展情况良好,工业电机及典型泵阀节能关键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竹埠港工业区减排关键技术与示范等2个项目列入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重大专项。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7%,主要污染物同比下降8.61%。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与华菱湘钢等重点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与企业研发团队在烧结、冶炼、采矿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成果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