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学校召开“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动员会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5日 作者:默然

为了超前部署我校科技工作,保障学校科研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启动中强势开局,10月15日,学校召开了“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动员会,会议由副校长邱冠周主持,校长黄伯云、各二级学院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处全体人员出席了会议。

黄伯云校长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学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了学校在生命科学、轨道交通、资源与材料三大版块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他指出,各个学科群要抓住机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要求,各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宏伟目标,不仅要着眼于学院、学科的未来,而且要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深入思考起关键引领作用的科学技术突破,深入探究科学与技术之间、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进一步理清和思考未来的发展思路,提炼出基础性、原创性的科学方向和战略性、引领性的技术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他总结了学校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他说,与兄弟院校相比,学校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平台、论文和专利的质与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他希望,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切实做好人才、团队引进工作、切实做好“十二五”科技规划准备工作。

科技处处长周科朝总结了今年以来学校科技工作情况,指出目前学校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大平台数量较少,平台建设的交叉性、综合性严重欠缺,科技人员共享科研基地的意识亟待加强,不少科研人员对参与科研平台申报与建设缺乏积极性;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与杰青数量太少,目前为止,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群体只有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仅12人,2001年-2008年仅增加6人,并且申报杰青的人员年龄偏大;3)重大项目太少,很多科研人员,甚至学术带头人缺乏大学科意识,不愿意参与创新群体、大团队建设,合作科研的意识有待加强,大项目的平台依托性不强;4)重大成果严重短缺,学校面临着报奖项目来源出现断流情况;5)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顶层设计、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利于学校后续科研工作的展开,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缺乏愿挑大梁和敢当领军人物的专家学者,学校技术转移的力量亟待加强,产学研地域与学科布局缺乏战略层面的研讨和规划;6)为顺应科技发展,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革完善,科研绩效考评和奖励激励机制有待改进。围绕我国科技工作发展表现出的四大特征:1)特别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的竞争日趋激烈;2)大力提倡产学研相结合,打造产业和区域创新链;3)打破课题制的局限,积极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项目;4)特别注重加强创新方法工作,他说,学校的“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重点体现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平台建设(结合985和211工程)、政府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培育、产学研战略合作计划与项目部署和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

邱冠周副校长在总结时强调,各单位负责人、学科负责人要以身作则,长谋发展,打好有准备的大仗,为学校科技工作再创辉煌而努力!

这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能力建设,为谋划好学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