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为一累及腹腔干的结核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成功进行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6日 作者:李鑫
日前,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为一位累及腹腔干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成功的实施了腔内支架隔绝术。现在,该患者已经基本康复即将出院。据查阅文献,结核性腹主动脉瘤发病率极低,英语文献中不超过10余例。而累及腹腔干形成一巨大的结核性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情况更是未见报道。病人入院后,腹痛再次发作加剧,病情十分危重。
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舒畅教授曾经为一例结核性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腔内治疗手术,并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这次与前次大不相同的是,该患者为腹主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即腹主动脉已发生了破裂,血液被外围组织包裹形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破裂引起大出血的瘤子。大小约20×15×8公分。更可怕的是该破裂的区域恰好在腹腔干动脉分出的地方,腹腔干被假性动脉瘤包裹在一起,前方的胰腺等脏器被严重的推离移位。加上患者处于活动期的结核病,使得本来就难度很大的开腹手术根本无法进行。因为被结核累及的大动脉将变得十分脆弱,这使得血管吻合等操作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勉强完成也极其容易发生吻合口漏血,后者对病人是致命的。
经过仔细的评估,似乎腔内支架治疗是患者唯一的希望。但是位置却成为腔内治疗的最大拦路虎。腹腔干动脉将肯定要被封堵掉,有可能发生肝脏,脾脏,胰腺等很多重要脏器的缺血;而瘤体下方仅仅1.5公分就是肠系膜上动脉,紧挨它的是双侧的肾动脉。只要1.5公分的偏差,有可能使得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被误封堵掉,那么肠管和肾脏的缺血将是一定的,如果发生患者将必死无疑。因此,这个地方历来是腔内治疗的禁忌之地。有着几百例腔内治疗经验的舒畅主任在仔细测量患者动脉瘤和各分支动脉的相互关系和距离后决定带领他的团队向这一禁区发起挑战,因为这也是病人唯一可能死里逃生的机会了。
在医务办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全院专家的集体讨论,同意为患者进行腔内治疗术,以拯救患者年轻的生命。经过仔细测量,专门为患者定做的带膜支架运抵长沙后,舒畅教授主刀为患者开始了手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支架被准确无误的定位在了腹腔干开口周围的瘤体周围,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供血正常,巨大的瘤体被完全隔绝,体内的炸弹被排除。
术后,患者有几天胰腺缺血的表现,但是通过对症处理后,目前已经基本康复,恢复正常进食。很快这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患者即将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