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院周涛教授《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及应用》由化工出版社出版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1日 作者:朱敏
近日,由化学化工学院周涛教授撰写的《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及应用》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的专著。
黏性颗粒(包括微细、超细或纳米级颗粒),其特点为颗粒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粘附力较大,易形成自然聚团和流态化聚团,一般条件下难于流化或输送。该书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以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的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聚团形成与破碎的机理,研究颗粒大小、密度、形状、表面粗糙度及颗粒粘性对聚团形成与破碎的影响。说明采用外力场方法和本征方法能够有效破碎聚团和减小气泡,使黏性颗粒能够“正常”流态化。
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可指导化工、矿物冶炼、环境治理、颗粒表面改性、颗粒学研究与应用中的黏性颗粒流化床的设计与操作。全书共分9章,31万字。
《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及应用》一书选题前沿、资料新颖,内容翔实,紧密结合实践,见解精辟,观点鲜明,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血和结晶,充分反映了国内外黏性颗粒聚团流态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化工、冶金、环保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
周涛,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副主任,粉体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化工工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同年12月由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赴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从事两年的博士后研究,随后到日本北海道大学任研究员。2002-2003年是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学者,其研究工作是流态化和纳米颗粒制备与表面改性(包覆)。研究方向是纳米颗粒包覆(表面改性)及流态化技术。
现为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国家自科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自科基金评审专家。2005年应邀到石油大学(北京)做学术报告,2006年2月应邀到北海道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研讨和做学术报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发表论文50多篇,多篇被SCI和EI收录,并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获得过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