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协作攻克凶险重症 巧辟溪径折服国外同行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4日 作者:明理
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近日在多科协助配合下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膈肌平面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切除手术。
33岁的周某由于腰腹部疼痛3个多月来湘雅二医院就诊。期间曾辗转在当地医院及长沙省级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结核”、“肠梗阻”等,治疗后没有好转,症状逐渐加重。为病痛折磨的周某最后来到了湘雅二医院,被诊断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原来是肠系膜上动脉平面的腹主动脉破裂出血,在膈肌平面主动脉周围形成了一个大的假性动脉瘤。患者出血越来越多,导致假性动脉瘤越来越大,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而死亡。
由于主动脉破裂的位置很靠近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放支架势必将这些重要的分支血管一并封堵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介入治疗是不可行的;而开腹手术则面临着术中大出血、阻断破口远近端主动脉时间过长引起的肾缺血、肠缺血等诸多风险。患者的棘手病情得到了血管外科主任舒畅教授的高度重视,分析病情后决定为病人行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后路法手术治疗。并马上汇报医院相关领导。医务办谢宏明副主任马上组织放射科、胸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精心制定了一套抢救方案。
手术日,手术按照术前制定的方案正常进行。先由放射科罗建光副教授在C臂定位下自股动脉穿刺插入球囊导管到降主动脉备阻断用。舒畅教授主刀,李全明博士担任一助手,行胸腹联合切口,开胸,打开膈肌,并于腹膜后控制并阻断远端腹主动脉,膨起球囊阻断近端降主动脉。切开假性动脉瘤壁,在汹涌而出的血液中,舒畅教授迅速地找到了腹主动脉破口,并争分夺秒地以人工血管补片修复腹主动脉破口。而此时,阻断降主动脉血流时间仅仅13分钟。
由于术前计划制定周密,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发生肠缺血、肾脏缺血等并发症,目前已拆线出院。
据查,目前国内仅几家医院可以完成此类高风险手术,连前来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血管外科专家,Ibrahim教授和Allen教授都赞叹不已,并表示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高难度手术。这标志着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的诊疗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