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院多措并举 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来源:基础教育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5日 作者:单国友
安全教育历来是我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基础教育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中大党字〔2008〕8号文件下发后,基础教育学院便积极行动起来,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该院对前一阶段全院的安全工作做了总结,按照“重教育、明责任、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了调整部署,以确保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教育先行 授人以渔
安全工作,教育为先。为了让学生及早树立起自我安全责任意识,学院会同学校有关部门从下发通知书的那刻起,就对学生进行树立相关安全意识的教育。如附在入学手册后面的《致新生家长函》,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应遵循的基本规章制度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随入学通知书一并寄送到学生家长及本人手中,入学后由分部将家长签字后的回函收齐汇总后存档。
开学报到期间,学院专门印发了《致全体新生及家长朋友的公开信》,详细列举了同学们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正式开学,学院将安全教育科目纳入军训内容,让广大学子在大学生活第一课中了解安全教育知识。9月4日—5日两天,学院会同校保卫处等部门组织全院新生以军训营为单位分四批在南校区电影院进行了安全知识的专题报告,就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遇到的有关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
随后,学院下发了安全知识手册,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后,又于9月19日晚在一教统一组织了考试,并对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个别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学院要求其重新学习后进行了补考,保证全体同学成绩均达到优良水平。
经过开学初期的系列教育,广大新生对相关安全知识有了初步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层层关注 明确责任
安全工作,责为保障。责任明确是确保安全工作落在实处的重要保障。为此,学院通过种种措施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通过文件形式正式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召开教职工会议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将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位教职员工和学生个人。
首先,学院统一制定或修订了安全教育“三套文件”,即:基础教育学院《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基础教育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和《基础教育学院安全工作责任人名单》(调整)。三份文件将责任明确到人,并附以应对紧急事件的具体措施。上至学院领导下至班级学生人手一套,将全院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的每一位师生员工。
其次,学院分别于11月18日和24日分两次召开全院职工大学。会上正式公布了各相关责任人名单,并号召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中大党字〔2008〕8号文件精神和学院“三套文件”内容,保证每位教职员工对文件内容都能熟记于心。通过明责任、压担子来增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心,提高其安全业务水平。
第三,召开班导师会议。以分部为单位分别召开班导师会议,详细通报了近期以来的安全情况和学院前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安全工作提出要求,明确班导师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将班导师纳入到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体系中来。
第四,在前期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由学生个人、寝室长、班长、团支书、班导师、辅导员层层签名的《基础教育学院“注重安全关爱生命”承诺书》,形成了学院、班级、宿舍、学生个人层层相扣的安全责任体系,既深化了安全知识的学习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各方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严格纪律 狠抓落实
安全工作,重在落实。在前期安排的基础上,学院严格各项纪律,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在实处。
严格检查制度。检查以三种形式展开:领导不定时抽查、辅导员定期巡查和团学会日常检查三者结合,检查结果记录于所在单位的《安全巡查记录》上,作为本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检查发现的违章电器全部上缴,由各分部统一封存。发现的其他安全隐患,本单位能够自己解决的,马上解决;本单位职权内无法解决的,及时向有关单位或上级反映,争取从速解决。
进行自查自纠。在展开检查的同时还发动各学生班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班级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主动发现,主动解决。开学以来,学院已于11月18日和11月26日组织了两次班级自查自纠,在发现安全隐患的同时及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效果比较明显。
开展安全周教育活动。自进入11周以来,针对各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事实,学院特组织开展了安全周系列活动。各分部按照学院要求,通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剖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参与观摩消防演习、培训班级心理委员等形式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关注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救技能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院200个班级已全部召开了由班导师、辅导员参加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切实将有关安全应急知识传达到每位同学,确保安全工作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