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国际知名教授陈社英教授做客我校“经世讲坛”

来源:法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1日 作者:梁慧

应法学院邀请,12月10日晚上7点半,国际知名教授、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南校园学术协理副校长的陈社英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经世讲坛”,在校铁道校区世纪楼国际报告厅作了题为“历史与国际视野下的政策转型——兼论社会科学研究及中国的发展方向”的社会学专题讲座。讲座开始前,还举行了中南大学兼职教授的受聘仪式,聘陈社英教授我校兼职教授。

校人事处副处长谢安恒、法学院党委书记马跃如、法学院副院长车文辉、社会学系主任李斌以及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章辉美教授等法学院多位老师出席了受聘仪式。

受聘仪式后,讲座正式开始,由李斌主任主持。陈教授先跟大家分享交流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经历和国外的所见所闻,由此引入政策转型的主题。由于国内目前进行的政策研究和转型多是个别的、具体的,易造成误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陈教授提到国外的“总体公共政策”这一概念。他认为,总体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体系,是由具体的政策升华而来,好比“由树木到森林”。判断公共政策转型的首要标准是找出社会的优先目标和优先体系,而且公共政策不仅受到政策制定人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政策,如社会规范、社会期望、价值观念和文化等的制约。

陈教授以自身的亲历和美国总统大选来讲述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西方的福利改革等社会政策转型的差别,进行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深刻讲解了公共政策受社会民众的期望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陈教授强调,研究公共社会政策的转型不仅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历史视野,即结合各国的历史背景分析其社会政策的制定。他希望我国从事研究的专家学者能在社会政策这方面用创新、科学的精神回顾历史成果,多行实证研究,创立适应我国的相关学科和教材。

陈社英教授平易近而又深入浅出、娓娓而谈的讲座,使参加讲座的师生受益颇多。不仅让大家理解了政策转型的深广内涵,也对我国与外国的社会政策的对比研究提出了要求,更寄希望于以后总体公共政策研究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会后,同学们对此次讲座反映热烈,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有深度的学术讲座。

相关链接

国际知名教授陈社英,祖籍湖南,1977年考入长沙冶金工业学校(后并入中南大学),后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山大学成为中国社会学重建早期研究生,留校任教并成为中国重建社会工作学科及社区服务研究先驱之一。

陈社英教授于洛杉矶加州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研究学院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并任福利改革、老年健康、社会支持等重大项目研究员。后受聘于纽约城市大学斯坦登岛学院,破格升任社会人类心理及社会工作学系主任、教授。

2004年赴关岛大学任专业研究总院院长,主掌工商与行政管理、教育、卫生护理及社会工作等三大学院。现任印第安纳大学东南校园学术协理副校长及终身教授,兼美国中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高级评审。曾先后于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加州大学以及多个研究机构从事教研,研究兴趣广泛深入,精通研究方法,是一位极有造诣和著述丰富的学者,在发展战略研究中独创总体公共政策与经济国家学说。作为少数杰出美国华裔高校里领导人之一,陈教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管理有深刻的见解,并网罗一批国际精英从事专门著述。作为美中教育基金会特聘顾问及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是帮助中国创建社区学院体制的首批专家,并接待培养了许多有成就的访美研究学者包括博士后及高级公务商务人才。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