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积极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0日 作者:吴凯
近日,邱冠周副校长专程率队拜会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雷朝滋副厅长等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就下一步的合作方向和工作思路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多项共识。
邱冠周副校长首先感谢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雷朝滋副厅长对我校在广东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大力支持。邱冠周副校长表示,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衡量学校竞争力的标杆,产学研结合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中南大学将一如继往地举全校之力投身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
邱冠周副校长简要通报了我校的发展近况,重点介绍了我校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最新进展。我校目前已经参加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五十余项,其中重大专项2项,项目金额近2000万元。
邱冠周副校长还特别介绍了我校与云浮市政府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在云浮市科技局的支持下,我校与云浮硫铁矿联合申报并获得了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金额300万元),发起成立了硫化工产学研联盟。为了加强落实、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我们即将签订中南大学与云浮市政府的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中南大学—云浮联合研究院,并与云浮硫铁矿签订校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等等。
邱副校长表示,我校始终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教育,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不动摇。我们希望发挥我校在资源综合利用、机电制造、信息控制、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与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与广东省的优势企业相结合。
雷朝滋副厅长对邱冠周副校长带队到广东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南大学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支持创新型广东建设表示感谢。
雷朝滋副厅长表示,他一直关注着中南大学的发展情况,对中南大学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大胆尝试与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指出,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具有独特优势。高等院校应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这样更加符合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尤其要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意识。在这个方面,中南大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雷朝滋副厅长介绍说,广东省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工作,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投入就在16亿元以上,而学科优势突出,产学研结合经验丰富的中南大学完全可以在其中大有作为。
雷朝滋副厅长强调,企业和高校加强合作有四大优势。一是缩短企业研发周期,抢占市场优势;二是与高水平的大学,尤其是国家985工程承担单位合作,占有大量优势科研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三是高校的科研水平比较高,易于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四是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成功率比较高,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风险。
雷朝滋副厅长希望,中南大学应认真学习领会《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及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一系列文件的精神,继续整合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发挥以有色、医学和轨道交通学科见长的优势,深入广东地市企业调研,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现代生产工艺,凝练出制约广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并组织多学科力量进行集体攻关,为提升广东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同时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刘炜处长向邱冠周副校长一行介绍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正在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并表示为中南大学在广东开展产学研合作做好服务工作。
据了解,下一步,广东省将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有利于鼓励集成创新、有利于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好现有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分行业、区域新组建一批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高、产业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或专业镇,新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同时,以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为依托,着重在电子信息、数字化制造装备、节能降耗减排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组织实施一批能够对产业升级换代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产学研结合项目,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广东省还将积极利用省部合作大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争取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内重点科研院所选派100名专家、教授,到有强烈科技需求的广东省大中型科技企业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镇挂职,面向全国寻找科技资源,为相关企业和产业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高校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这些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将获得企业的项目支持及各方面的保障。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梁宇宁调研员、张志彤副处长,学校科技处朱德庆副处长及科技处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