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重大专项“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通过验收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8日 作者:罗英姿 吴厚平
日前,省科技厅在我校组织召开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柴立元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验收会。按照评估验收的有关规定,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评估验收组认真听取了专项的技术总结报告和财务报告,审查了有关资料,经讨论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专项产学研结合紧密,运行高效,突破五大关键技术,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书中的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成效显著,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整体优秀,同意通过验收。我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军出席验收会并讲话。
“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是首批实施的省科技重大专项之一。3年来,该专项在首席专家柴立元教授的精心组织和协作单位共同努力下,突破了一批瓶颈技术,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和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专项攻克了以下五项关键技术: 1、提高再生铜的原料适应性与铜的回收率关键技术;2、利用废塑料制取高品质塑材制品关键技术;3、搭配处理浸锌渣的常压富氧直接浸锌技术;4、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的工艺技术;5、硫酸钠废水为原料生产沉淀硫酸钡的关键技术。
该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获得各种奖励及成果22项,其中7项国际先进,10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5项技术国内外首创;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申请专利85项,其中授权专利21项;出版专著7本,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8篇;制得样品(样机)6个,生产产品5种;完成《工业沉淀硫酸钡》国家标准编制1项;注册了利用废塑料生产的“平桂”牌塑料制品商标1个。
该专项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基地和人才的紧密结合,基地建设和人才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批组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和“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协作单位平桂制塑实业公司与中南大学联合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和“中南大学产学研实验基地”;培养了一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名博士后,6名博士,30名硕士。
通过该专项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废旧塑料、废铜的资源再生和冶炼废窑渣、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延伸了我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了我省循环经济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合作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产值180多亿元,新增产值达25.2亿元,新增利税3亿多元,年累计加工废旧塑料1.5万吨,减少近170万吨废渣,220多万吨废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