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引领中南》之一:机关扁平化,提高执行力
来源:电视台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31日 作者:——
在学校发展建设中,为了使机构的管理适应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机关扁平化为方向,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不久前,教务处新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方案”公之于众,原有的12个科室合并为6个业务相对集中的职能办公室,新的管理模式按照主管校长--处长--职能办公室主任--干事的层次进行责任分工,完成了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改革。
【教务处同期:这一改革,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增加了横向工作的协调性;第二个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个优点,就是增加了我们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校人事部门,我们了解到,早在两年前,科技处就率先借鉴了这种现代企业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部门的管理效率。
【科技处同期:举一个例子来说,像我们组织的国家产业某计划牵涉到中国铝业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几个单位的合作,又牵涉到财政部、教育部、湖南省几个部门,那么现在,由副处长直接面向科室里面的几个人,基本上是采取各司其职、相互补位这样的方式,因此,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项目做得有条不紊。
长期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实行从主管校长到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最后到干事的宝塔式层级化管理,这种管理机制固然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层级化管理模式显现出各科室间职能交叉重叠,职责难以区分,管理层次多,工作流程长而复杂,办事效率低等弊端,执行力大打折扣。因此,深化内部体改,推进管理创新,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事处同期:主要在这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第一方面,在组织结构方面,在内部结构方面对过去一些职能交叉,管理层问题比较多的方面,按照扁平化要求,减少管理层次,第二,对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尤其是按照管理中心下移的原则,使得管理能够更快捷。第三个,在岗位管理方面,我们提倡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专业化和职业化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