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水运宪先生作客我校为学子传道授经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3日 作者:武海亮
4月2日晚,由人文社科处主办、文学院承办的“给文学插上翅膀”——与知名作家面对面活动在文法楼705举行。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内知名作家水运宪先生应邀出席并为文学院近百名学子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副院长阎真出席了报告会。
水运宪先生在报告会上重点围绕自己的创作经历展开陈述,并就《乌龙山剿匪记》、《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天不藏奸》等几部自创影视作品与现场学子进行了交流。其曲折坎坷的创作之路、敢闯敢拼的精神、逆境中不低头、困难前不服输的韧劲给青年学子以极大人生启迪。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怀揣梦想不抛弃不放弃
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厚积薄发,从一名普通的电气工人到成长为国内知名作家,他坦言:我喜欢写作。从常德的一家工厂到走进北京话剧院,正式进军文坛,他用十年光阴换来一鸣惊人。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水运宪先生坦然一笑:创作之路虽充满曲折坎坷,但是能坚定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对梦想的追逐,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从小学时期自己的文字第一次见报,水运宪先生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受历史原因影响,高中还未毕业便下到工厂,文学创作之路被切断,但并没有影响水运宪先生的创作激情。他利用工作间隙和爱好文学的工友切磋探讨,每天坚持写作。这样的情况在十年之后遇到了转机,他因为作品《为了幸福干杯》而一炮走红,从此在文坛暂露头角,从而进军文坛。水运宪先生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诫青年学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善于推销自己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水运宪先生在报告中屡次提到自己创作经历中的一个小插曲:毛遂自荐。在常德当工人的时候,水运宪先生就每天坚持写作,他坚信自己以后能踏上文学道路,并为之不懈努力。趁着去长沙出差的机会,他费尽周折找到了湖南省话剧团的编剧,推荐自己的作品《为了幸福干杯》。事实也证明,正是这一次的毛遂自荐,让外界第一次知道了水运宪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也是因为毛遂自荐,水先生才得以赴北京话剧院深造,触摸到了艺术的钥匙。
“作家不应该守在书房里,而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水运宪先生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着自己的这句话,他先后曾下海经商、从政做官、当导演拍电视……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表示,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凡事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把握住机会。
水运宪先生还和现场学子进行了交流,就他创作的影片《乌龙山剿匪记》和《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进行剖析讲解,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他还点评了时下的热播剧《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其精彩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相关链接:
水运宪先生简介:湖北武昌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21部,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剧本等400余万字。
其中篇小说《祸起萧墙》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雷暴》获全国当代文学奖。80年代创作的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深受观众喜爱;2004年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天不藏奸》荣获全国最佳收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