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土建学院桥梁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 老党员曾庆元院士建言献策

来源:土建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作者:盛兴旺 沈青川

4月10日,84岁高龄的曾庆元院士,以一位老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为土建学院桥梁党支部全体老师做了题为“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国家桥梁工程建设做贡献”的主题报告,为桥梁系的科学发展献言献策。

曾庆元院士致力于解决列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与安全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新中国铁路桥梁和列车安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报告中,他谈到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老党员应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曾院士说,本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总要求——“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们群众得实惠”,概念非常明确,人民群众很容易接受。

本次活动的提法本身就很科学,有两个很关键的词语,即“学习”和“实践”,通过学习,重在实践。 土建院针对本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主题特色也很明确:“积蓄内涵、强化特色、科学发展、创建一流”。

桥梁工程系、桥梁支部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博士,这样一个教研室和学术团队很有发展前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内容很多,要求很高,归根到底就是如何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这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标准。在同类学科团队中,同济大学做的很好,在风振、地震等领域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发展贡献很大。我们这个团队如何才能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学科的发展,人才的造就在于思想创新,有了新的思想,就产生新的学科,就解决世界多年亟待突破的难题。

新的思想从基础理论学习、磨炼与实践中来,从不断追求中来,从不迷信权威中来。因此,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是长期的,不分年龄大小,学位高低,是与人才造就过程相伴的。许多天才的造就过程证明是这样。正如爱迪生说的那样:“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些就是桥梁教研室发展的根本。

要抓准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必须是:国家需求,较短时间可出新的成果(有实际价值的新理论,解决过去未解决的问题),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桥梁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但总题目仍是桥梁振动与稳定。科学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不是简单的重复,只有一步一步有创新,才能把桥梁教研室建设成为辉煌的学科群体。

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是为了博采众长,请人指点,紧跟国内外发展步伐,激励本身发展,力求闯进先进行列,显示本单位水平,求得在国内外学术之林有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千方百计办好今年十月在中南大学举办的全国五个桥梁重点学科交流会。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