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院血管搭桥手术成功救治动脉瘤艾滋病患者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作者:刘玉君 伍西明

“注意!尽量别让患者血管喷血!”“小心刀片和针头,不要扎到手指!”4月15日,湘雅医院手术室里,面对着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丙型肝炎的艾滋病患者,血管外科专家小心而谨慎地为其实施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和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医护人员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万无一失地成功完成手术,挽救了这名特殊患者的生命。

妻离子散的艾滋病患者

38岁的艾滋病患者木子(化名)有10年吸毒史,去年底开始自觉右腹股沟出现黄豆大小肿块,后肿块逐渐增大并伴有阵发性胀痛。4月初,患者疼痛加剧致使右下肢不能活动,痛苦不堪。由于长年吸毒,患者早已妻离子散,在其亲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寻求治疗。但其身上遍布的针眼引起了多家医院的警觉,多家医院因为其是艾滋病患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建议到湘雅医院治疗。

最后一丝希望在湘雅逢生

在木子变得心灰意冷,几近绝望,4月10时,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湘雅医院求治。血管外科专家黄建华教授接诊后,考虑患者右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毫未犹豫地收治了患者。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木子除了患有艾滋病,同时还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和丙型肝炎,这些疾病都是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得上治疗极为困难。加大了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我们不能再推托或拒绝患者!”血管外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隔离,安排专门病房按传染病加强护理,并制订了手术方案。多次遭到拒绝的木子终于看到了生命曙光,对医护人员感激不已。

2个小时手术万无一失

4月15日,以黄建华教授为首的血管外科专家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开始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室里,在去年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而荣获“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的黄惠护士主动承担了洗手护士职责。医护人员都加戴一双手套,穿上两层隔离衣,做好了应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预案。“由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血液传染,术中如果稍不留神被沾有患者血液的刀片割伤或者被针头扎到,医护人员都可能被染上艾滋病。” 黄建华教授说,如果从患者的血液喷入医护人员的眼睛,也可能把艾滋病传播到医护人员身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皮肤切口、显露假性动脉瘤瘤近端的髂外动脉、控制髂外动脉……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由于患者反复注射吸毒、反复感染,其股骨头附近已形成一个5×7厘米的假性动脉瘤瘤腔,里面的组织已经腐烂发臭。黄建华教授、刘光强副教授等耐心地为患者清理干净后,巧妙地植入了一根10cm长的人工血管,避免了喷血情况的发生。处理完最后的细节,医护人员都长吁了口气——手术万无一失地成功完成!

黄建华教授表示:假性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本身并没有太大难度,该例手术特殊性和危险性在于患者集艾滋病、肺结核和丙型肝炎三大传染病于一身,为该患者实施手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具有娴熟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责任心和爱心,不歧视、不拒绝艾滋病病人。因为艾滋病病人和正常人一样享有生命的权利,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务人员更要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战胜病痛。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