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国家精品课程《临床麻醉学》独树一帜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6日 作者:伍西明 刘微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精品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本着培养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本科人才的指导思想,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行全面质量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临床麻醉学”精品课程正朝着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大步迈进。
临床麻醉学教学始于1915年湘雅医学院创立后,当时给医学生开设外科学时,外科总论部分有临床麻醉的内容, 1956年10月在湘雅医院成立我省第一个麻醉科,徐启明教授为首任主任,1982年成立麻醉学教研室,独立开展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1985年获麻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博士学位授予点,已招收博士生。1988年经当时国家教委论证批准,建立了当时卫生部部属院校中第一个麻醉学系,招收五年制麻醉专业本科生,开设了《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断学》等七门专业课程。临床麻醉学是专业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临床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
着力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程质量、造就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临床麻醉学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形式,形成了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中青年教师为中流砥柱的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稳定的教学团队。临床麻醉学教研室由郭曲练主任担任课程负责人,鄢建勤主任、吕志平主任、欧阳文主任负责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该课程现有教师2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9名,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人数占6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8人,占教师人数的72%,教师中35~55岁者占92%。授课老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麻醉基础到临床麻醉,从理论教学到实习带教,遵从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多人多次分别获得中南大学“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表彰和奖励,并获得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 10名教授担任了全国各种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负责人,经过20 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具有合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年富力强、极具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素质高和实力强的的教师队伍。人才群体优势明显,已成为湖南省高校麻醉学重点专业的骨干力量。
注重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培养知识面广创新型医学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国内创新性麻醉医学和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临床庥醉学系大胆引入国际本科教育标准,并不断改革与优化。他们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大课与实习结合、师生学研结合、麻醉学与外科学结合,并首家列入毕业中客观结构化考试。培养了一批创新型医学人才, 2007年、2008年荣获中国大学排行榜专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调整教学内容,深入进行课程改革
对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广泛参阅国内外的有关教材及论著,总结教学经验,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结合学科新发展,对教学内容改革常抓不懈,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临床麻醉学增加见习教学比例,减少理论课时数,将理论教学与见习比例达到1:1。注重能力与创新培养,指导本科生申报创新课题,2005年以来中标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2007年中标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①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自制多媒体课件60余个,并有2项获校级以上奖励; ②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麻醉学网站,湘雅麻醉学网站是一大型麻醉学专业网站,自2003年初建立以来,点击数已达300万多次,设立多种亚专业板块,有临床病例讨论实时回答各种疑难问题,并设有网上答疑,教学反馈等内容,深受学生与同行们欢迎;③积极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麻醉学视听教材制作,近五年人卫视听教材中标项目有5项,已完成5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学教学中;④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试点和对教师进行培训,2003开始课程双语教学,并自编双语教材供学生参考,受到学生好评,连续两年的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好,考试成绩(30%英文试题)达到预期水平。
3.改革实习教学,强化综合素质训练
选择我校三所附属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等为实习基地,其技术力量、硬件条件和病源结构国内一流,保证了临床麻醉优良的实习条件。 教师签订教学责任状,规范操作训练,既确保了医疗安全,又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机会。
4.加强教学管理,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①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医院、二级学院、教务办和教研室各级管理,每一教学环节都有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个人,确保教学质量。②加强教学反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授课质量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以确保教学质量。
突出建设高标准优质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水平也是该门课程水平的标志,我系对教材建设十分重视。鼓励并组织高水平教师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需要编写优质教材,并建立了严格的教材建设、教材选用制度,积极引进、使用优秀教材,杜绝低质量教材进课堂。我校麻醉学专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基本上是全国相同专业的示范单位,教材质量高,深受同行们认可,多次获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奖励。我校一直是《临床麻醉学》全国统编教材的主编单位。目前还是临床医学五年制全国统编教材《麻醉学》的副主编单位,《临床麻醉学》见习指导的主编。另外还担任《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教材主编及《危重病医学》、《疼疼痛诊疗学》、《麻醉物理学》的参编工作。
特别注重教材建设与改革,是国内唯一的五年制《临床麻醉学》全国统编教材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的主编单位,获得了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和卫生部优秀一等奖。近年来主编、参编有关该课程的30多部辅助教材、实习指导、英文教材、5项卫生部视听教材和病例教材等。已成为全国该课程教材的示范单位。
近五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临床麻醉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0项,获科研经费近30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部基金1项;撰写科研论文年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著作30余本,其中主编9本,副主编6本,参编20余本。2000年由徐启明教授、郭曲练教授等主持编写《临床麻醉学》全国统一教材(第一版),获中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评为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2005年评为卫生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年又遴选为该部教材(第二版)的主编和副主编。200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各高校开始使用,受到广泛好评。近些年来通过教研室教师们齐心协心,不断奋斗,2001年麻醉学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校重点专业,2004年临床麻醉学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临床麻醉学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及中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2007年,湘雅临床麻醉学、湘雅麻醉与重症医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