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的建设计划论证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作者:王敏
5月8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对依托我校组建的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论证会上,戴塔根教授向专家们汇报了该实验室的现有基础与优势、研究方向与预期目标以及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戴塔根教授说该实验室于2008年由教育部批复立项,主要依托我校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多年来我校在地洼成矿学、找矿预测、地球快速探测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五年来在该领域承担了40余项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等科研项目,获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曾获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该实验室组建后,将以成矿过程及定位预测理论与方法、多元成矿信息定量提取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深部复杂条件钻进技术、高精度大测深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三维可视化定位定量综合找矿预测等相关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该实验室建成后可为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资源与评价的技术储备、为国家调整与制定金属矿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与转产提供技术基础,成为我国金属成矿预测领域的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听完戴教授的汇报,专家们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质疑,经过认真的考察与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验室的研究方向明确、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符合地球科学与资源勘查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前沿。该实验室建设基础扎实,研究队伍规模与结构合理,队伍建设计划任务明确,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根据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内容,在现有科研条件基础上,实验室提出的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等建设计划,能够满足实验室建设与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专家们还建议学校将实验室建设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计划中,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论证会由教育部科技司李武副处长主持,中国地震局邓启东院士担任本次论证会的专家组组长,我校邱冠周副校长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学校科技处、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参加了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