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金展鹏院士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谈中国未来材料科学发展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3日 作者:李周

在“计算材料科学创新平台建设”第一次座谈会上,金展鹏院士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学习活动,就材料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思考中国材料科学未来发展的思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金展鹏院士就“中国材料科学今后如何发展,与国际上的差距,特别是与美国的差距有多少”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对中国材料科学今后发展的整体思路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说,中国材料科学与美国的差距有15年甚至更大,而美国本身对于自己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不尽满意,认为材料科学的发展跟不上其他领域的发展,拖了其他领域的后腿。为此美国科学院建议在今后12年内建成一个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学科,解决材料科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把成果转化的周期从十多年缩短到3-4年。勇敢的迎接这一严峻的挑战,将为我国有抱负的年轻科学家们施展才华开拓广阔的空间。我们当然不能走人家的老路,而要从把握学科内在规律,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着力掌握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方法;从学术思想创新的角度,进行艰苦的调研工作,深入思考中国材料科学发展的道路。调研工作应该是放眼世界的,长期的和动态的,对材料科技发展的国情与世情、历史与现状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科学的、系统的和有前瞻性的思路。

对材料学科内外联系规律的把握将使我们能清醒的统筹兼顾各方关系。通过对有关课题组的学术思想、论文、专利及一些工业案例的初步分析,我们初步领悟到材料制备在材料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学科的发展应该是把科学前沿与国家急需紧密结合,理论和制备相结合。制备科学的发展旨在突破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瓶颈,为航空航天航海、交通信息能源、核武核堆核废等提供所急需的关键材料;体现和展示材料科学中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为基础理论研究注入活力、提供素材;拉动制备材料科学中不同集成单元的发展;培养一批能破解当代材料制备难题的青年专家;不断孕育新的学术思想,使我国材料科学事业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能够自主的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全面赶超。同时要把课题研究与方法论的创新结合起来。必须解放思想、博采众长,与海内外在计算材料科学中的有基础和实力的单位加强交流;继续做好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的国际咨询工作,在与欧、美、日等的交流中实现双赢,壮大自我。

对于具体的研究工作,可以从材料制备技术入手,选择其中带有共性的理论问题和急需的典型案例来开展研究。

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充电,因为充电是可持续奉献的前提。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钻研经典著作,关心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了解制高点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创造出制高点。

去年在我校举行的有十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相图会议上,国际同行们对中南大学的相图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美、俄、德、英、法、日等33个国家的1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82种国际刊物上引用了我们发表的论文,作为建立新理论、发展新材料和选择新工艺的依据。我们不能把已有的工作作为下一步的起点,按照惯性朝前走,不能被自己束缚,而要从学科发展规律和国家需求出发,把已有的工作放在全球的背景下来审视,提出新的思路。我们坚信:科学发展观会使我们理想更崇高、信念更坚定、才华更焕发,中华民族崛起势不可挡,新人辈出还看今朝。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