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网络德育研究基地”连续两年年检名列前茅
来源:政管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1日 作者:张慧
近期,我校“网络德育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的成果不断涌现,参加全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检查,已经连续两年名列前茅,做强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网络德育研究基地”是2002年5月经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现设三个研究方向,即: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网上德育工作(含网上心理咨询);网络伦理。基地挂靠在我校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该学科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基地”和“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09年3月申报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据2009年3月教育部公布,该学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同类一级学科的排名中列第14位。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南大学的特色,其经验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多次批示,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达230多条次,并多次在全国高校思政会和党建会上做经验介绍。李长春等2007年再次来学校,肯定学校的德育工作。
基地自成立以来出版了《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网络德育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著作20余册,还有一些最新成果、著作正在出版过程中;发表相关论文130多篇;在互联网上开通了“马列网”。
近两年,徐建军等的“发展网络文化,谱系校园新曲”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等奖;曾长秋等的《网络德育学》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成果二等奖,并获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008年基地成员出版的著作有:徐建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胡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调适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刘新庚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本,人民出版社)。日前,正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网络德育新视野丛书”一套,目前已推出徐建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研究》、曾长秋的《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和《网络德育学》(修订本)、胡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
尤其值得可贺的是,基地成员于2009年春季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如徐建军3月2日发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曾长秋4月3日发表的《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曾长秋4月12日发表的《抵制网络低俗之风重在建设》。这些文章对建构网络文明的长效机制做了认真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