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专家谈吸烟与肺癌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2日 作者:伍西明 严慧平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湘雅医院呼吸科专家曹立明博士以《远离烟草,关注肺癌》为题,为百余名群众进行了健康教育讲座。
首先,呼吸科曹立明博士从吸烟的危害、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二手烟对孕妇婴儿的危害等方面开始讲述。全球范围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天3000人因吸烟丧生、目前中国每年有120万公民因吸烟致死……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几十中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对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肠胃、肝肾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烟草中的致癌物如3.4-苯并芘,烟焦油等的致癌作用是一致公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0.8倍。吸入二手烟,可导致婴儿急性死亡、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及中耳疾病、成人肺癌及心脏病,资料显示,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
戒烟与健康
对于戒烟,曹立明博士介绍到,戒烟2个星期至1个月,血液循环稳定,肺功能改善30%,戒烟1至9个月,咳嗽,鼻窦充血,疲劳,气短等症状减轻,痰减少,肺部较干净,感染机会减少,身体的能量储备提高,体重可增加2-3kg,戒烟1年,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减至吸烟者的一半。戒烟5年内,比一般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下降,即由1.37%降至0.72%,接近于不吸烟的死亡率;戒烟10年内,癌前细胞被健康细胞代替,肺癌的发生率降至非吸烟的水平,因此,任何时候戒烟都不迟!
肺癌的预防
对于肺癌,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 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甚至进一步延长生命。
针对健康人群,应防止癌症的发生。①避免吸烟,30%的癌症与吸烟有关;②食物多样,多吃谷物,蔬菜,水果与薯类;③ 尽量避开污染的空气,厨房油烟,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④ 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自我调节紧张情绪和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提高心理适应力,应变力,承受力和愉悦感受力。
针对高危人群,防止初发疾病的发生和进展。①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3个“20”: 吸烟20年以上,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经常接触煤烟,煤焦油和油烟者;按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采矿工等);长期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者;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等患者;慢性咳嗽,痰中带血者;有肺癌家族史者;②个体经常性地自我检查,重视肿瘤发生的危险信号如无原因的无痛性出血、持续性咳嗽或感染不愈等;③定期体检:触检,胸部X片或CT检查、查痰等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最关键方式!
针对肺癌患者,采取各种医疗手段防止病情恶化,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①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②对早中期的病人尽量手术根治,提高肿瘤的治愈率;③对晚期病人进行综合治疗,正确有效地实行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防止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肺癌的早期征象
鉴于肺癌的病死率极高,平均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曹博士认为:早期发现肺癌,以争取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
肺癌的早期征象有1、咳嗽:以咳嗽为始发症状的患者约为1/2至1/3;有刺激性呛咳;2、咯血:多为间断或持续性的痰中带血丝,以此为首发的患者约有1/3;3、胸痛、胸闷、气短;4、声音嘶哑:声音嘶哑是肺癌的最重要的早期特征之(20%一30%) ;5、发热:阻塞性肺炎或癌性热引起发热;6、无症状::约有1/3以上的肺痛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早期症状,只能依靠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其病变;7、肺外症状:骨关节病变、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肺癌的高发人群是年龄在40岁以上,平时抽烟每天达一包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尤其是男性。在这部分人群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应高度予以警惕及时就医详细检查。1、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偶然小量咯血,已排除鼻腔、咽部、食道的出血性疾病;2、在肺的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3、多年肺结核已痊愈,又发现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但缺乏结核病的阳性特征;4、不明原因的咳嗽伴有体重下降;5、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用抗生素治疗无好转的频繁呛咳,突然出现咳嗽加重和咯血。
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每周一、三、五上午特设呼吸内科肺肿瘤专病门诊,由主攻肺癌的专家接诊,为可疑或确诊的肺癌患者提供咨询、指导、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