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圣辉法师作客“湘江论坛”谈佛学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8日 作者:程海威

6月15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著名佛学大师圣辉法师作客政行院研究生会“湘江论坛”,在管理楼418室作了一场题为“佛教文化基本理念浅谈”的讲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院长李建华、哲学系主任吕锡琛出席讲座,近百名学子到场聆听。讲座由吕锡琛教授主持。

娓娓道来:佛、佛教、佛学的真意

圣辉法师首先介绍了“佛、佛教、佛学”的基本概念。他以释迦牟尼为例讲解了佛学中“佛”的三个标准,指出宗教至少包括“教主、经典、教徒、仪规、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佛教有三大支柱“佛、法、僧”,并介绍“佛学”就是释迦牟尼佛在49年间所说的一切话语。

深入讲解:“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

他还深入阐述了佛学的基本内容,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佛学中有“苦、集、灭、道”“四圣谛”,解释了“人生皆苦”的因果由来;人要通过修“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来实现“脱离苦海、涅盘寂静”的目的;“缘起论”是佛学的核心和基础,它是佛学一切观点和见解的基石,依据于“无造物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果相渎”四个基本论点,建立起完整的佛学理论。

回溯历史:佛教兴起有缘由,中国是佛教“第二故乡”

圣辉法师详细讲解了佛教在印度兴起的缘由和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他认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佛教在印度广泛传播,最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印度婆罗教严森等级制度的批判,主张“众生平等”。他向学子们介绍了佛教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以诙谐幽默的语句讲述了佛印与苏东坡之间的故事,并指出在佛教在印度因战争而被摧毁后,中国已变成佛教“第二故乡”。他还提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佛教许多思想均有重要意义。

大师的讲演散发着佛学的智慧和幽默,他谦虚、平易近人的授课方式,给在场近百名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还与现场学子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就“佛教‘诸法无我’的理论有何具体内涵”、“目前印度人不信佛是印度人的原因还是佛教本身的问题”等提出疑问,圣辉法师一一做出详尽解答。

相关链接:

圣辉法师,湖南湘潭人,1951年11月23日生,俗名盛清辉。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天津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福建闽南佛教学院院长、湖南佛学院院长、安徽九华山佛学院院长、安徽九华山甘露寺方丈、湖南长沙麓山寺方丈、福建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北京西山灵光寺方丈、天津大悲院方丈。历任第九届、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福建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