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大规模、高效储能电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30日 作者:朱敏

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黄可龙教授主持的“大规模、高效储能电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项目于6月26日通过了湖南省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所作的报告,审阅了鉴定文件资料,认为该项目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着眼于当今能源危机和国家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之急需,开展了可用于大规模、高效储能电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在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制备、电极材料、隔膜材料和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关键技术范畴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集流体和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国产化的空白,在综合性能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该研究获得的优化电池结构组装的2kw和10kw全钒离子液流电池堆经有关单位检测表明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全国产化材料组装的钒电池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性价比为国际领先,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黄可龙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和湖南维邦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以冶金级V2O3和V2O5为原料,采用自催化法制备出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用电解液前驱体,结合电解法制备了不对称型正、负极电解液;以国产的聚丙烯腈基碳毡为原料,通过化学和高温处理,获得具有较高电化学反应活性的电极材料;通过对低成本、低密度石墨板进行高压抗氧化处理,获得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集流体材料;对电池内部电解液流场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闭路双循环液流结构,组装出高电流效率的串、并互连式电池堆。目前已完成电极材料的国产化制备与改性,形成连续化批量处理能力,日处理量达15kg;电解液制备能力达50kg/批,并使电解液成本下降60%;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结构组装后的电池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会专家对该项目的立项意义和所采用的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技术先进,工艺成熟,产品性能优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希望加速开展试生产研究,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生产。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