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扎实整改,争创一流
来源:法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7日 作者:蒋清华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后不久,学校进行了学科、学院调整,将社会学专业划归新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只余下法学专业。针对这种变化,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调研,及时对前期确定的六大整改项目进行了调整;并于放假初期召开了有分管校领导黄建柏副校长出席的全院骨干教师会议,进一步落实整改目标,以适应新形势下学院科学发展的需要。到目前,修订后的六大近期整改目标中,除博士点申报这一项是因国家尚未启动该项工作而没完成之外,其余五项都已基本完成。
第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这项整改目标,学院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反复论证修订,编辑了《法学院制度汇编》,建立了符合学院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一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例如,学院完善了教学、科研、实验实习、人才引进和行政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考核标准;建立了民主决策机制,学院重大的决定需征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以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民主科学决策的作用;健全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配备、职责制度,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方面的责任。
第二,争取学校支持,扩大学院办公与教学场所。针对这项整改目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多次跟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汇报和沟通,赢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使得我院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办公与教学面积得到大幅增加,很好地解决了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严重不足、教师办公室几乎没有的难题,既为教职工解决了实际困难,又提升了学院的硬件形象。
第三,深化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针对这项整改目标,学院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开展的“教学改革系列大讨论活动”的成果基础上,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各专业教研室进行讨论修订;并于7月24日专门召开教学改革及发展工作会议,各学科带头人、教职工代表根据法学院现在单一的学科结构特点和学院发展的需要,围绕“修订教学大纲,完善学科建设”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使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依据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实验室建设。针对这项整改目标,学院制定了实验室建设规划;随着学院办公面积的增加,司法鉴定中心、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系统实验室等实验室用房得到了妥善安排。
第五,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针对这项整改目标,学院一方面在法规政策的范围内开办继续教育,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通过与省内法院、检察院等政法部门的合作来扩大在职法律硕士生的生源基础,通过设置奖学金制度和双导师制度来扩大的全日制法律硕士生的生源基础,并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如今,有序发展的继续教育与不断扩大的法律硕士办学规模,为我院多方筹措资金提供了保障。
法学院整改阶段提出的六大目标的大部分实现,成果是喜人的。中长期整改项目正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我们仍然要继续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形成法学院发展的“短、中、长”三期目标,逐步推进,力争“夯实基础求发展、重点突破创一流”目标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