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质量工程”建设成果整体跨入国内高校第一梯队
来源:教务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1日 作者:赵军
2009年暑假期间,在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中,我校捷报频传:新增国家精品课程12门,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并列全国第一,累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46门,名列全国高校第七(除去网络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我校名列全国高校第五);新增国家教学团队3个,累计获得国家教学团队7个;新增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累计5门,名列全国高校第11位。目前,我校已有教学名师6名;“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63本;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第一方阵高校之一;已有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5个,位列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最多高校之一;已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名列全国高校第八;已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参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机制研究的高校之一。从“质量工程”建设整体效果来看,我校本科教学已经跨入国内高校第一梯队行列。
“质量工程”全称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鉴于“质量工程”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拉升效应,我校把“质量工程”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增强中南大学品牌美誉度的有利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地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确保“质量工程”建设成果不断推进。
在“质量工程”各子项的申报过程中,教务处一方面注重发扬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申报过程的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申报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申报的成功率。通过规范管理、申报模式创新,为我校“质量工程”建设成果整体跨入国内高校第一梯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精品课程为例,自从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以来,鉴于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国家精品课程发挥了以点带面、推广示范的重要作用,各高校对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日益重视,近两年来国家精品课程成为“质量工程”中申报竞争最为激烈的子项之一。我校在历年国家精品课程评选中,既注重课程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又高度重视申报过程中的细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申报管理模式: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提前规划。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一般在6月份进行,为了推选优秀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竞争,教务处首先从2月份开始,就在往年的校级精品课程中筛选出优秀课程,要求相关课程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往年落选的参评课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课程存在的不足,在下一年度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以完善。其次,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动员相关课程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前联系,教务处提供协助,力争多渠道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第三,认真做好当年校级精品课程评选,主要由往年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专家组评出了20门左右的校级精品课程,不断壮大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基础与实力。第四,组织召开了“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参加人员包括从省教育厅推荐和从教指委推荐的课程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指导老师等人,专家就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评审流程、申请表填写技巧、网站建设、教学录像拍摄等内容进行详细地介绍。第五,召开了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动员会,分析了今当年课程申报的形势和如何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后续工作。最后,在教改立项、优秀教材评选、教学条件建设中,统筹考虑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倾斜,不断培育、提高课程的申报实力。
二是层层选拔、精雕细琢。我校能够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课程,均经过层层选拔:首先,必须是校级精品课程,而且要经过一定的建设周期,具备一定的实力;凡是具有较好基础的课程,先由学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的候补。其次,从学校推荐出去的参评课程,学校主要聘请往年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组成专家组,严格按照正常的评审程序产生,以课程实力为准绳。三是学校推荐出去的课程,在上报之前,教务处组织知名专家进行课程预答辩,各课程负责人就申请书的内容接受专家30分钟的提问,促使课程申报内容精益求精,力求细节完美。最后,课程申请书提交教育部网站后,教务处专人负责审核各课程的提交内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格式规范严正。
三是课程网站确保畅通。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后,相关课程网站的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为确保课程网站畅通、内容建设高质量,教务处一方面全程跟踪、指导相关课程的网站建设,协助各课程高标准地建设好网站内容,凡是发现的问题,及时、迅速地反馈到各课程,不留错漏。另一方面,要求网络维护人员切实做好网络畅通工作,暑假期间专人值班,课程内容需要整改的,及时与课程负责人联系并联络到人。
四是做好已评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后,并不是课程建设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建设周期的开始。随着国家精品课程评选的结束,教务处的工作重点转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上来,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检查提升课程网站的建设质量,使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不断扩大。
管理机制的规范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质量工程”各子项的建设质量。获奖项目的持续增加,“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倍增器效应不断显现,我校本科教学实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获得实质性地提升,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