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副总编李万寅与我校学子分享新闻写作心得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9日 作者:程海威 摄影/杨华峰
11月8日,是我国第十个记者节,“牵手——长沙晚报大学生成才计划”在我校正式启动。三次中国新闻奖得主、湖南十佳新闻工作者、长沙晚报副总编辑李万寅回顾30年从业经历,笑谈时下新闻风云,指点新闻写作技巧,向我校学子讲解了“做一名合格新闻记者”的精髓。
新闻人当做“奔跑的思想者和思想的奔跑者”
李万寅认为,目前中国新闻理论处于“不断被颠覆”的现状,旧理论已经过时,新理论尚未形成,新闻学思想理论的“真空”呼唤着记者思维、意识的创新。
他介绍,当前我国九千多家媒体同台竞技,新闻人竞争压力大,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格的记者必须同时具备先进的思想和充足的干劲。
“作为新闻工作者,既要做‘奔跑的思想者’,也要做‘思想的奔跑者’。做‘奔跑的思想者’,就要有激情,敢拼搏,在拥有活跃思维的基础上用脚踏实地的努力采写出好的新闻;做‘思想的奔跑者’就要打破常规,敢做敢想,不断总结,凭敏锐的判断力和思路的创新取胜。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优秀记者要有“第三只眼”
在西方,记者素有“无冕之王”的美誉,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李万寅认为中国的记者更多的是“社会的瞭望者和思考者”,因为媒体报道更多是以正面宣传为主,揭露一切现象落脚点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他表示,我国新闻报道服务社会稳定、发展的立足点要求记者拥有“第三只眼“,首先要善于观察,发现、归纳社会现象,其次要找准角度、抓住重点,第三要层层深入,扎准穴位。
“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即使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也要睁一只眼”,李万寅幽默的说,“新闻人上班时间一般有基本的规定,但实际上一名优秀的记者为出优质稿件,休息时往往也在酝酿下一步的采访”。
新闻人要学会讲政治
长沙晚报是一份党报,在政治上有基本的立场。李万寅强调,其实在中国媒体做一名新闻工作者,任何单位记者都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要学会讲政治。
他例举了中外实例和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指出,公民的幸福感与日常在媒体上接触到的负面新闻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负面报道过多会给民众的心情带来负面影响。
他表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家对媒体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中国,媒体人要始终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学会如实而巧妙的报道。
李万寅副总编辑还就新闻工作者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强化新闻策划意识、提高新闻策划能力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赢得学子们一片掌声,讲座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