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学术研讨会在湘举行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 作者:玉秋 彭立静
11月28日,由中国伦理学学会、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普瑞温泉酒店隆重举行。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与卢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湖南大学陈谷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高兆明教授等诸多伦理学名家聚首一堂,围绕“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主题,展开深入广泛的研讨。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开幕词。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与现代”的会议主题发言。万教授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如何进入人们的实践,成为人们行为的道德指南,这是知识形态的转化问题。传统道德理念作为古代社会的生活经验,它在现代社会很难沟通。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反复灌输,并且不断重复才能成为现代人的道德行为指南。万教授指出,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必须世俗化,并按照世俗化的方式传播,才可能被现代化,从而进入人们的生活实践。
研讨会按“传统道德理念的内涵与内在结构”、“传统道德理念的现代价值”和“传统道德理念现代化与践行”等主题顺序进行,既有专家发言,又有提问、讨论和评议。朱贻庭、唐凯麟、陈谷嘉教授等知名学者先后做了主题发言。我校吕锡琛教授、刘立夫教授、高恒天教授、董海军副教授也在会上分别发言。记者现场感受其学术氛围十分活跃与浓厚,每场发言后,参会成员踊跃提问,与发言人进行现场交流与对话。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伦理学学者就“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所进行的学术研讨,展示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阶段性成果的一次会议。会议为期两天,主要围绕“和”“忠”“孝”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转换与践行展开讨论。参加交流论文达30余篇,涉及“和”“忠”“孝”“诚”“信”等核心理念的传统内涵,以及现代价值及现代践行等多方面内容。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说,非常有幸参加这次学术会议,既见到了这么多的名家,又聆听到他们的教诲。沐浴在这浓郁的学术氛围中,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