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遵义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来源:学校办公室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4日 作者:郑夏日
近日,高文兵书记、黄伯云校长率团赴遵义考察,与遵义市政府签订市校合作协议。12月2日,市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遵义举行,我校党委书记高文兵、校长黄伯云、副校长黄健柏,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晓光出席签约仪式,遵义市副市长申楚主持签约仪式。
慕德贵书记在致辞中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要素。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市校合作是现代城市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科学使用本土人才、激发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与积极借用外脑同样重要。近年来,我市把“借脑”发展提升到加强区域合作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通过广泛加强市校合作,不断更新观念、引进技术、提升发展水平,化解了一批前进中的突出问题,也为更广泛、更务实地促进市校合作积累了经验。中南大学有着并不断创造着骄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尤其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开采、医学领域拥有世界级学派。此次合作时机良好、互益性强、前景广阔,双方将继续秉承资源共享、创新同步、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沟通交流平台,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在丰富合作内容、优化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机制上积极探索,努力开创市校合作的新局面。
高文兵书记介绍了中南大学的概况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对遵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予以高度评价。他说,遵义在贵州省的众多地(州、市)中,有着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和区域优势。同时,丰富的物产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更是为遵义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将成为推动遵义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引擎”。他说,中南大学是科技人才的“高地”,在我国的矿业、医学、新材料工业等领域都取得显著成绩。回顾昨天,中南大学与贵州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与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的合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中南大学将立足实际,科学指导,在矿业、医学、新材料工业、航天航空事业等领域与遵义加强合作,努力承担起遵义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力争及早实现项目规划,全力推进各项合作顺利进行。
王晓光市长与黄伯云校长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戴贵兵与我校商学院党委书记胡振化签订了《合作项目启动协议》。我校办公室主任高山、规划与发展部部长湛毅青、教务处处长刘义伦、科技处处长周科朝、研招办主任李亮、粉末冶金研究院总工程师贺跃辉、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小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来荣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此次合作重点包括: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按照“十大工业集聚区”的总体布局,做好创新产业发展规划,拓宽创新产业发展空间,共同推进遵义建设创新城市规划编制和战略研究;围绕遵义航天装备制造技术、铝钛锰镁新材料技术、中医药技术、名酒名烟名茶技术等优势产业技术,重点支持铝工业装备、核电装备、油田设备、大型超临界流体设备、电梯及高中低压电器、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镁及镁加工、锰及锰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创新技术转移机制,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共同推进遵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遵义新型工业化进程。
当天下午,黄伯云校长一行考察了遵义钛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