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山乡来了湘雅大专家

——湘雅医院院长率队湘西技术扶贫纪实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5日 作者:伍西明

新年伊始,院长陈方平把对口支援湘西贫困山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当作头件大事记在心头,刚刚从对口支援单位绥宁调研归来的他,元旦刚过,又冒着严寒风雪,踏上了对口支援湘西调研的征程。

为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卫生厅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湘雅医院把对口支援单位锁定了我省最偏远的3个县:邵阳西南边陲的绥宁县、湘西经济最贫困的保靖县、湘西最偏远的花垣县。

元月5日,保靖县人民医院

八百里路雪与风

为深入做好对口支援单位的调研,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院长陈方平教授与主管医疗副院长孙维佳教授亲自带队,一行16人的医疗队,由消化科主任邹益友教授、外科副主任李宜雄教授、骨科雷光华教授、妇产科刘惠宁教授、儿科主任尹飞教授、脊柱外科胡建中教授、皮肤科陈翔教授、急诊科主任李小刚教授等资深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元月5日,寒潮来袭,湖湘大地飘起了第一场雪。从长沙经张家界、永顺到保靖县,行程800多里,一半是山路,崎岖颠簸。医疗队的三辆专车迎着风雪缓慢行进,汽车司机不断地用水融化玻璃窗的冰雪,刮雨器结成了长长的冰棒。800里行程,足足用了12小时。就在这时,正在保靖县人民医院工作的湘雅医院医疗队员刘蓉医生,向正在途中的刘惠宁教授打来紧急求援电话:一台高风险急诊手术进在进行,请求援助!

千里线牵,妊娠高压孕妇脱险

“如果不是湘雅的专家来了,我女儿恐怕早没救了!”40岁的苗家汉子龙某感激万千。其怀孕8个多月的女儿莲莲因妊娠高血压,连续三天出现抽搐并出现昏迷,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较量。

患者是位苗家姑娘,在保靖县人民医院入院出现了7次抽搐,神志不清。因其在外打工时怀了孕,父母也不知道其妊娠。经医生检查,发现其有明显的妊娠高血压并出现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出现这种危情,必须及时实施手术,否则,随时可能大出血而导致生命危险!但更麻烦的问题来了:由于该院地处偏远山区,医院无患者同血型的血源储备,必须到湘西自治州血站紧急调血,而当天正值大雪封山,要取血得绕行四五个小时。但患者已出现了病危,时间不等人!当地医生已准备好了为其手术,手术刀已切开了3个公分的口子。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刘蓉医生知道:术中随时可能大出血,没有血源,意味着有多大的风险!电话连线,一边刘惠宁教授详细询问病情进行指导下,一边刘蓉医生和该院妇产科医生一道进行手术,奇迹产生了:没输一滴血,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孕妇脱险了,并分娩出一个体重3000多克的男婴!院长田仁军感慨地说:“湘雅医疗队来了,他们就是这样手把手地教给我们医生技术,开展各种技术培训”。

援建项目实施,成效初现

保靖县地处湖南西部边陲的偏远山区,属“老、少、边、穷”地区,是苗族土家族聚集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在这里挑大梁的保靖县人民医院也面临着很大困难: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很多手术在这里无法开展,老百姓看病要远涉千里到到长沙等地求医。

2009年5月始,湘雅医院已正式对口扶持保靖县人民医院,并制订了年度实施项目和目标。项目实施以后,湘雅医院先后派出了19名专家教授来院业务指导,专科各有所长的专家们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医院管理、科室管理、病房护理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帮助当地开展了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等多项新技术。他们先后组织业务查房1828人次,参加手术带教和指导266台次,进行专题讲座30次,总培训580人次,派出医、护、技人员12人次到湘雅医院进修和短期培训和学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院的声誉,让患者得到了实惠,促进了该医疗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2009年,该院医疗纠纷明显减少,门诊人次增加1万余人次,县广播电视局对湘雅医院专家的高尚医德和精心传导进行了 20余次的专题报道。

这次,湘雅医院的院长亲自带医疗队来了,数十里的百姓都闻讯赶来看病。保靖县委县政府县及县人大、县政协、县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在县人民医院召集了专题研讨会,就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方平院长明确表示:技术上大力扶持,选派专家常年在该院进行业务指导和开展医疗新技术,提升医院业务与管理水平;免费接收该院技术骨科进修和培训,帮助该院加强人才培养,力争在2-3年内建设好几个特色突出的专科。

元7日、8日 花垣县人民医院

第二次握手,再续前弦

元7日上午,花垣县人民医院张灯结彩,热烈欢迎湘雅医院医疗队专家的到来。湘雅医院院长陈方平与花垣县人民医院院长石献斌握手,共同揭开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双向转诊定点指导医院”的匾牌,开启了两家医院再度援助合作的新篇章。

花垣地处湘、鄂、渝、黔边区,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但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老百姓就医更是十分困难。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湘雅医院的一批老专家就开始在花垣县人民医院播撒技术的种子。两家医院长期往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湘雅医院以定期派驻专家坐诊、远程会诊、来院进行手术指导、会诊、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开办各种学术讲座、接受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使该院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湘雅专家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更成为当地医生的楷模。

花垣县人民医院由于有了较好的基础,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固定资产超亿元,拥有高档的手术室和重症抢救监护病室,即将落成的一幢高27层的大楼,成为花垣县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但该院现仅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2人,技术人才缺乏是该院最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打造“花垣绽放的奇葩”

湘西著名“鬼才”艺术家黄永玉教授的在描述花垣美景时说,花垣是“花园中的花园”。在精明强干的花垣县人民医院院长石献斌心里装着一个梦想: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湘雅医院对口援助为契机,真正将花垣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花园绽放的奇葩”,努力打造边区一流医院。为此,在花垣县政府办公楼会议召开的对口支援专题座谈会上,将“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特色重点专科”作为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湘雅医院院长表示:湘雅与花垣的长期友谊不会改变,长期往来合作不会改变,湘雅医院将在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力支持该院的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为边区百姓健康服务。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