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腹腔镜直肠癌腹腔镜下极限保肛技术获新突破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5日 作者:伍西明
直肠癌患者都希望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保留肛门,但如果肿瘤所处位置距肛门很近,保留肛门的难度就非常大。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日,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采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极限保肛术,创下了该科实施此类手术的最新记录。
李先生今年55岁,来自湖南岳阳。半个月前,李先生出现两次便血症状,每次约20毫升,到当地医院就医被诊断为直肠肿瘤,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和肛门。为求保住肛门,转入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经检查发现,肿块位置距齿状线不足1.5 cm,呈菜花状,术前两次取组织活检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根据传统的手术原则,距肛缘5~7cm以下的直肠肿瘤切除需要同时切除肛门,再进行结肠人工造口,给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交活动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刘蔚东教授仔细研究分析了李先生的病情后,决定为他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进行超低位极限保肛术。近日,在该科主任张阳德教授的指导下,手术组在患者腹部穿刺了5个“钥匙孔”,直视下将病变直肠切除,进行结肠肛管吻合,保留了肛门。经过4个小时紧张的手术,手术获得了成功,术后5天患者即康复出院。
刘蔚东教授介绍,该患者术前的两次病检均报告为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者原位癌,是早期的恶性肿瘤,肿瘤局部扩散转移的机会少。此次手术在腹腔镜下完全按直肠癌根治术原则实施,进行了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完全保留了盆自主神经,然后经肛门进行直肠粘膜下剥离,将远端直肠肿瘤经肛门拖出、切除,并手工完成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吻合。这种术式保留了完整的肛管直肠环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门功能,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机会。且创伤极小,腹部只有5个穿刺孔,最大的切口仅1cm,整个手术出血不到50mL。刘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对未侵犯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者,有机会进行保肛手术。腹腔镜下超低位极限保肛术主要适用于直肠肿瘤患者中的良性肿瘤、早期或恶性程度较低的直肠癌。
据悉,近3年来,该科共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400多例,其中,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约50例,使中下段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率至少上升了20%。这一新型手术的成熟开展,为那些原本无法保留肛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