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省内首个高血压病房为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6日 作者:许泽华 饶文伟 谢卓

自09年6月,省内首个高血压病房在湘雅三医院十二病区正式开科,许多高血压患者可在湘雅三医院高血压专科病房里进行专业化和针对性强的诊疗,这种开设高血压专科病房的创新方式深受患者好评,同时,医院在高血压防治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据了解,自湘雅三医院开院以来,心内科在老一辈专家张梦玺教授的带领下,袁洪副院长、心内科杨侃主任就开展了大量的高血压相关工作,他们率先在我省建立了多个高血压防治基地,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我省最大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数据库,已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并制定成册;我院心内科是国家级Ⅱ、Ⅲ期临床药物研究基地,至今已承担了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降压新药临床研究项目,培养和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高血压研究专业队伍,在高血压防治多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湘雅三医院高血压专科病房在开科之初,得到了孙虹院长、赵玲玲副院长的大力支持与肯定,现由心内科副主任蒋卫红副教授主持工作,优秀护士长杨艳主管护理工作。从去年6月以来,高血压病房每月的入院病人数和出院病人数逐月上升,由刚开科时的41人次和38人次分别上升到74人次和80人次。此外,专科病房内开设的“睡眠呼吸的检测和治疗”、“脉搏波速和踝臂指数检测”等特色项目已经成为省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治的权威。副护士长夏迎春告诉记者:“以前许多病人不知道打鼾也与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症、冠心病等密切相关,通过我们的检测,可以为病人更加科学地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

高血压科分设病房、门诊、功能室和实验室等4个工作单元。高血压病房现设专科病床27张(包括1张抢救床),将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完善检查、危险分层、健康宣教、个体化用药指导、治疗及定期随访等;我们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为高血压专科门诊;高血压功能室将针对门诊及入院病人有针对性开展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脏或血管超声检查、无创中心动脉压的测定、脉搏波速(PWV)和踝臂指数(ABI)测定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高血压实验室(待建中,已通过院内评估)将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多项激素水平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

附:心内科实践科学发展观出成效

心内科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结合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要求,认真分析了科室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现状,积极寻找差距,就下一步整改工作统一了认识,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是经常性的组织全科医师学习本科疾病的临床路径、评估方法,统一大家对适宜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切切实实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避免治疗过度与不足、伤害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

二是编制本科多种疾病的临床路径、评估方法,用以规范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已完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路径、高血压危险分层的评估,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评务、调脂治疗评估、阿司匹林使用评分等已汇集成册,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三是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全体医师集中两次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分派管理;拟请呼吸专科孙圣华教授作《心内科病人肺部感染抗生素应用》的专题讲座;制定心内科人工材料置入术的抗生素应用规范。

四是强化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讨论制度。对于高龄、多脏器病变、手术风险大、置入冠脉支架三枚或以上者,都要组织全科医师认真进行讨论,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仔细权衡利弊,做好应急预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五是进一步搞好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这两个单病种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对科内各级医护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与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一起学习了有关的临床路径,找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收治病例质量进行分析评估。

六是发展特色学科,办好高血压病房。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60%心血管病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因此高血压防治工作极为重要,目前我省尚无高血压专科病房,作为省科技厅的“高血压研究中心”应率先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我们已将内科楼12病区心内科片作为高血压病房,主要收治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患者;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从11月开始每周两个单元;选派人员去上海高血压研究所进修学习;开展高血压相关的功能、检验检查,如动态血压监测、踝臂指数检查、动脉脉波速度检查等。

七是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的随访工作,更好地对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治疗和复诊提供帮助。在患者出院后1月内和半年左右,分别电话随访一次;每周增加一个门诊单元,专为介入病人复查;尽快建立心脏介入患者档案。

八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除了先心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少数心脏疾病能治愈外,大多数患者是带病生存。因此预防疾病复发或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我们临床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根据住院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疾病的知识宣教;重新修定《心血管病友保健手册》,免费发给住院病人,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治疗。

九是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我们针对所有行心脏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一律在术前完善输血四项,对血清学阳性患者使用的器械、耗材按相关规定处理;每个护理单元均配备心脏除颤器;强化查对制度。

十是将内科楼13病室设为无烟病室。吸烟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卫生部决定2011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卫妇社发200948号)。具体措施有:在病室门口设无烟病室的告示牌,在病室内张贴明显的禁烟标识以及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专栏;严格要求病室内任何人不得吸烟,全体医务人员除了自己不吸烟,发现他人在病室吸烟均有义务劝阻;编制“拒绝烟草,减少疾病”的宣传彩画,发放给吸烟者;为愿意戒烟的患者提供戒烟指导与帮助。

十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科内设立4个学组: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组,由学组负责人定期组织学习,集中力量来搞好教学和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并对发表在CSCD、SCI上的论文以及申请到的科研课题给予资助。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