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著名生殖与遗传学专家卢光琇教授论道湘雅讲坛

来源:湘雅团工委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4日 作者:刘子鹤、刘正宗

“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去想后果、考虑得失,我们应该想这一生要怎样去工作,怎样努力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慈祥的面容下,她用坚定的声音告知我们她面对未知挑战时的坚强。虽已年过半百,但她依然精神矍铄,睿智有神的眼睛向我们诉说着她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她从手术台走入实验室,是万千试管婴儿的缔造者,被称为天下“儿女最多的妈妈”。

她,就是著名生殖遗传学家、人类优生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光琇教授。

4月9日晚上七点,中南大学本部国际报告厅内花团锦簇,掌声不断,卢光琇教授应邀做客2010年首届湘雅讲坛,与广大医学学子们近距离接触,畅谈学术研究和人生体验。

“我学开车,不是想开出租赚钱”

原本作为外科医生的卢光琇教授在40岁方进军生殖遗传学领域。“那个领域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于我认为取卵细胞是个外科手术。” 卢光琇教授坦言自己当时对生殖遗传所知甚少,但是为了帮父亲实现梦想,同时也填补我国的研究空白,她毅然投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当被问及如何权衡财富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时,卢教授引用自己69岁学开车是为了挑战自我而非开出租赚钱的例子,表示自己从来不会为金钱去做科研。她希望在一生中能够迎接很多挑战,像自己在69岁学开车一样去做科研,她将全部的钱放到了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中,并表示将把国家工程中心留给所有愿意做干细胞研究的人。卢教授的一句“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不管条件怎样,我一定要回来”

“在贫困的条件下,他们还从血汗钱里面拿出一部分做我们的科研经费,对我是一个非常大的震动。” 卢光琇教授表示,得知科研经费全部来自人民群众纳税的血汗钱后她感慨万分,在他们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国内研究条件很差,但她每次出国都会坚定地回到祖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血汗钱作为经费给予了她强有力的支撑。“我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很好地报效祖国,不管条件怎样,我一定要回来!”

卢光琇教授表示,父亲卢惠霖是她的榜样,卢老即使在病危的时候,为了使女儿能够潜心研究,都未曾告知女儿。老科学家的精神和他们对科研的执着与献身对卢教授而言是很大的教育和鼓舞,在之后行医的道路上,卢教授坚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她表示,作为一个医生,对她而言是受益匪浅的。

“年龄不是障碍,我们永远是年轻的”

“我好像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老,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很年轻。” 卢光琇教授讲起她与父亲开的玩笑:她是在六十岁左右提出研究干细胞的,比父亲提出研究时还年轻了二十年。卢教授表示,尽管现在记忆力会有些下降,但是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储备这些厚的底蕴对她科研工作的开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卢教授表示自己从不会计较成功与否,她认为,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做好研究。所以,尽管是在七十岁高龄,卢教授依然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思维、创新,保持活力。此外,长期以来养成的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卢教授保持年轻的心态有着必不可少的影响。

已经长大成人的试管婴儿章皿星和罗优群也来到了湘雅讲坛,他们表示“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今后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尽量做得出色,不给卢教授丢脸!最后,卢光琇教授寄语广大学子:奋发图强。

据悉,此次由湘雅医学院团工委和湘雅医学院学生会举办的2010年首期湘雅讲坛受到了医学师生的热烈欢迎。湘雅医学院副院长赵永正,校团委副书记胡杨,湘雅医学院09级年级办主任熊旭东与众多湘雅学子近600人一同现场聆听了访谈。同时,为满足广大学生的强烈要求,此次湘雅讲坛充分运用新媒体在服务学生活动方面的强大功能,与湘雅微博客(t.xytown.cn)携手,首次设立微博客直播平台,开通卢光琇教授微博帐号,实时发送访谈会进展,促进会场内外交流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手机和电脑在线关注活动的人数最高达1204人。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