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亮:激情燃烧的岁月
铿锵前行,我们永远在一起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3日 作者:武海亮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开拓进取,十年铸就辉煌,自强不息的中南人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拼搏精神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写下了第一个金色十年。这十年,同样见证了新闻网的茁壮成长。从建站之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迈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新闻网人一直在努力。
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我们充满激情;总有那么一种信念,使我们铿锵前行。不经意间,我已在新闻网工作了三年,行将毕业,简单梳理下美好的大学生活,在新闻网工作的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最弥足珍贵。
2008年3月,也是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怀揣理想的我加入了新闻网,从此便与这个和谐大家庭结缘,不离不弃。以后的日子,在新闻实践的道路上龌龊行走便成了我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简单而又充实,单调却饱含乐趣。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是奋斗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谊。
新闻网是个实践平台,唯有努力奋斗,方可锻炼本领
犹记得自己在新闻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是我独自蜗居在阅览室的某个角落,4个小时才艰难磨出的1000个文字。稿子很难看,但唐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取而代之的却是鼓励我,教导我写作要领。两个小时的逐字逐句修改,唐老师始终是微笑着的,这让我触动很大,也对以后充满了信心。
此后,每写完一篇稿子我都坚持自己先修改三遍,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每发一篇稿件,我都要和自己原稿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不足并作记录,积累教训。除此之外,我还坚持每天在网上浏览一个小时的新闻,从别人的行文中学习写作思路;经常向编辑讨经验,从中汲取知识,完完全全将新闻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2个月后,我被特选入编辑队伍,5个月后,成为学生记者团队主要负责人。期间,曾经有过通宵赶写5篇新闻稿的疯狂,为的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稿;有过顶着40度的高温用4个小时转遍新校区的每个角度,为的是及时将新校区的美丽呈现给大家……活动采访、稿件编辑、专题策划,新闻路上,付出了很多汗水,更有收获的喜悦,每次看见自己的新闻被新华网、人民网等转载,一种作为新闻网人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若干年后,无论我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在新闻网的锻炼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若干年后,无论何时,我都会为当初选择新闻网而庆幸,164篇新闻稿编织成的这串符号,每一篇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新闻网是支团队,唯有精诚团结,才能进取向上
集体意识是新闻网横亘不变的员工行为准则和日常工作要义,良好的团队协作是新闻网人在新闻实践道路上的利器。在新闻网,老师和学生之间、文字与摄影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技术和美编之间都始终精诚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网站工作。
每一次大型新闻专题,都是新闻网集体智慧的结晶。每年的迎新、军训、校运会等专题,唐老师都要和编辑们一起商量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积极献言献策;记协理事会将专题策划做好后,召集记者对方案进行补充论证,力求方案的全面到位;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大家明确分工,团结协作。2008年校运会正逢雨天,记协26名记者冒雨完成稿件近20篇,从1000多张照片中精心挑选30余张作为新闻图片,工作量大,任务较重,但大家任劳任怨,精诚团结,超额完成了既定计划。2008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新闻网记协就一次活动单次发稿9篇,凸显了高效、团结的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大家也是团结一致,王轩、程海威是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性质的工作狂,摄影记者杨华峰更是随叫随到,积极配合文字记者完成了大量优秀稿件。
无论何时何地,有新闻网记者,就会有团队协作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必将让我们受益匪浅,知道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和他人合作,怎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新闻网是个大家庭,唯有以诚待人,才能成人成才。在新闻网工作的三年,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新闻网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师生之间不用拘谨,老师像长辈一样关怀呵护学生;同事之间坦诚相待,更像是兄弟姐妹。没有心理上的距离感,师生情、友情更像是一种亲情互动。
在新闻网,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新闻采编技能,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受益颇多。每年迎新大会上,唐老师都会对新记者们强调:在新闻网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在日常工作中,新闻网记者不仅能得到业务上的指导帮助,更能学到关于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对生活学习产生促进作用。新闻网同事之间都能坦诚相待,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在业务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生活中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在学习中相互借鉴相互提高。在新闻网,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激情常在,快乐常在。还记得新闻网2009年组织的农家乐中,大家一起做饭一起劳动,其乐融融。
姚利红、张涛、王哲、贾龙飞、刘柱、袁双冬、李煜、李铁华、陈文、王轩、程海威……有的兄弟或已毕业,虽身隔千里,但偶尔一次网上交流,谈起曾经在新闻网奋斗的日子,总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一条短信,或许只是简单的三言两语,但却饱含着一种情谊。地理上的距离虽远,但心理的距离却很近,因为我们把大学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一个叫新闻网的地方。
绿波依旧东流,人面不知何处。若干年后,当大学的很多记忆都已经泛黄模糊的时候,在新闻网的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依旧清晰,因为那些兄弟难以忘记,这份情谊难以割舍。铿锵前行,我们在一起。
十年之后,中南再相会,我们举杯同饮,良辰美景,芳华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