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麓南繁郁四月天

——献给腾飞中的母校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作者:黄渊基 黄渊余

1

看过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吗?

一个纯真可爱的女生为了能继续接近昔日暗恋的学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他所在的那所学校。正是樱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四月里漫天飘舞的粉红色樱花花瓣,轻轻柔柔地笼罩着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缓缓穿行的她,暖风和煦,温馨而美丽……可想而知,这份温馨和美丽源自于樱花之舞,更源自于心中的梦想,因为有接近学长的梦想,因为梦想最终实现,开出灿烂的现实之“花”,才如此动人。

可见,四月真是浪漫美丽的季节啊,不仅有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更有如诗如画的梦想之花。这个浪漫美丽季节里的中南大学,也已是草长莺飞,蝶舞蹁跹,麓山之脚,树木葱茏鲜花繁郁一片。

繁郁的何只是草木鲜花呢?让所有中南学子和历届校友激动兴奋的是,我们的母校——中南大学,灿烂地迎来她合并组建十周年的盛大生日!

深深地祝福你生日快乐!我们热爱的母校,正在腾飞中的中南!

2

我们不知道美丽的母校曾发生过多少像《四月物语》中那样纯真浪漫的故事,但我们兄弟二人的亲身经历和浓浓的中南情,应该说算是校友中较有特色的一份。

我们兄弟二人先后在母校就读,一个是读本科,一个是读硕士。有时我俩开玩笑,按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哥哥倒成了弟弟的“学弟”了。

记得2004年我们第一次一起踏入中南大学的校门时,我们都深深为学校的苍翠繁郁和学术氛围所折服,我们一致相信,中南大学将是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最有潜力的一所大学。如今看来我们当时的推断还显保守了,如今我们学校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学校合并组建以来的十年是开拓奋进的十年,是跨越发展的十年,是朝着顶天立地办学理念不断靠近的十年(高文兵书记语)。十年来,母校为国家的有色金属行业、医疗卫生行业、铁路建设和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科学研究取得了3项国家科技一等奖,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项,还获得了三十多项国家科技二等奖,更重要的是这些成果都转化成了生产力!如果说2000年那个美丽的四月是播下了一个腾飞的梦想,那么,如今十年过去,这个梦想已经绽放出了第一片鲜花!她绽放得如此娇艳,如此让人欣喜!

3

想起大学四年在中南度过的美好日子。最开始是在南校区,一进校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是高大苍翠的香樟。往里走,一片美丽的荷花池映入眼帘——初次来的时候还有一些未谢的荷花,向你轻舞她婀娜的身姿。从侧面经过教学楼,穿过运动场,就到了“潜居”了整整三年的升华学生公寓。大学最后一年搬到了校本部,这里自然环境就更宜人了,依偎麓山,远眺湘水,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除此之外,还有湘雅的历史人文、铁道的精致开阔,更不用说如今新校区的壮丽磅礴了!亲爱的母校啊,你太美了,叫人如何不怀念?怀念大一时的军训生活,那时我们班上最帅的男生迷上了隔壁班的一个漂亮清秀的女孩,还曾经要我去牵线搭桥;怀念第一次竞选班长,我的“亦庄亦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此我历任班长、院团学会宣传部长、校团学会组织副部长……一路“平步青云”;怀念同寝室“睡在我周围床铺”的兄弟,我们第一次拍的入校生活纪念光碟,我至今还保留着,偶尔看一下仍会泪流满面;怀念大学四年忘我工作、勤奋苦读的日子,最终才有保送北大的欣喜……所有的一切,都是母校给予我的,我爱你——中南!

4

如今,我们兄弟中又有一人继续来到这里求学,这既像是巧合,又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注定我们两人今生都与中南联系在了一起!又是四月,我们漫步在校园的香樟道上,抚摸着身旁高大茂盛的香樟树,不知道他们在郁郁葱葱中见证了多少欣喜的故事?我想,至少2000年的四月和2010年的四月,他们都是异常欣喜的吧!对我们兄弟二人来说,能一起与中南结缘,也是异常欣喜的!香樟道旁那一丛丛的杜鹃依旧是往日的模样,只是开得更鲜艳了,阳春四月,正是她们烂漫的季节,她们也在为母校的盛大生日而释放青春啊!在这绿树红花的美丽校园里,我们一起吟咏过唐诗宋词,缅怀过名士才子的风流倜傥;一起拜读过康德福柯,讨论过名家大师的艰深广博;也是在这里,同学的女生们曾安静地想着那个高高帅帅的男孩在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同学的男生们曾眉飞色舞地品评谁才是真正“倾国倾城”的院花……如今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母校十年大庆的背景里,成了一幅幅幸福点缀的风景。

5

黄伯云校长说,中南十年的飞速发展根源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历代师生的辛勤付出。回顾历史,我们的湘雅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工科也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建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回忆先人,不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母校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他们都是最可亲可敬的人!他们与母校,在水绿花红的麓山之脚融为一体,融成一首四月的繁郁之歌。“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祝福你,母校,愿你这艘“高校航母”行驶得更深更远!

附:

黄渊基,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在读硕士,湖南省作协会员;

黄渊余,北京大学在读博士,原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学生。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