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担的“973”课题“低品位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作者:阮丽君
4月15日,由我校和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云南昆明市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对低品位微细粒难选氧化锌矿的选矿技术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主体工艺流程、产品方案和选矿指标可以作为建设大中型氧化铅锌矿选矿厂的设计依据。
我国氧化铅锌矿储量十分丰富,云南兰坪氧化铅锌矿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矿床,在目前已经发现的铅锌矿床中,名列世界第四位,锌金属储量高达1400万吨。但是目前兰坪铅锌矿仅对高品位的氧化矿和少量硫化矿进行利用,大量低品位的氧化铅锌矿石无法利用,目前已经开采出的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共有3000多万吨,含有锌金属共200万吨左右。
由于氧化锌矿矿石所含矿物种类较多,矿石结构关系复杂,伴生组分很不稳定,含有大量粘土和褐铁矿,以及可溶性盐类矿物,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硫化法,通过添加硫化钠对矿浆进行调浆处理,硫化后采用黄药类捕收剂进行浮选的方法仅对少量氧化铅锌矿使用,大量氧化铅锌矿选矿均采用胺类捕收剂(也称为硫化胺法)。硫化胺法最忌讳矿泥,矿泥的存在将导致大量泡沫产生,严重影响分选过程,因此常常要进行矿泥的脱除,否则将可能导致大量金属的流失。
低品位氧化锌矿的选矿是我校为主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战略有色金属难处理资源高效分离提取的科学基础”的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开发利用技术难题,首次提出并在工业规模实现了兰坪氧化锌矿不脱泥原浆浮选技术;研制了氧化锌矿浮选的高效药剂制度,消除了矿泥以及矿浆中难选离子对浮选过程的不利影响,强化了对含钙矿物的抑制;对微细粒氧化锌矿物的疏水聚团作用,提高了其可浮性;采用先硫-后氧-氧化矿中矿集中再选流程、并优化浮选工艺条件,对兰坪不同类型的氧化矿(砂岩、灰岩和混合矿)均取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研究制定了分段回水利用方案,有利于硫化-氧化混合矿选矿尾矿水的循环利用。氧化锌矿不脱泥原浆浮选工艺完全克服了矿泥的影响,同时也消除了可溶性盐类矿物对分选过程的不利作用,对矿石性质的适应性强,过程稳定,操作简便,技术指标先进,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技术的成功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铅锌矿的低品位资源利用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而且也解决了大量氧化铅锌矿堆存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