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大的第一次邂逅
来源:土木建筑学院天佑0801班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9日 作者:周彪
过去的事情总是以它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其巧合与必然。经历中的丝丝涟漪常常在不经意间进入一个人的生命,成为后来回忆里波澜壮阔的景象。今年看到中南大学举行第四届综合评价录取的新闻,记忆又回到两年前那次改变我大学轨迹的面试。
2008年7月,中南大学第二届综合评价录取。在报名系统即将关闭的半小时前,同学告诉我,中南大学举行综合评价录取,我们可以去试试。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们报了名。
第二天我们便来了长沙。在本部附近租了房子,试着近距离地去了解这个对于我们还不熟悉的大学。我们走在中大人每天都要走过的林荫路上,观看着属于她的数不清的树木:神态各异,习性不同,高高低低、粗粗细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但它们和谐共生,竞相争绿,欣欣向荣,使这座年轻的学府充满了朝气和希望!我们意欲从这些郁郁葱葱别有风韵的树木中去了解她的历史从而了解她,就像去了解我们以后即将栖身的家园一样。应该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中南大学的一份子了。
为了不使我们的面试显得仓促,我们从网上查了一些面试题。一个“特别”的问题出现在我们眼前,“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你会说些什么?”。我们努力地认真地思考着:见到胡主席,我们会跟他说什么呢?跟他说金融危机、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还是跟他说某些当时离我们还比较远的政治、经济以及我们还未曾涉足的社会,或者跟他聊我们自己的未来?讨论过后,同学告诉我,如果遇到胡主席,我会告诉他我想留在中南,留在这个年轻的校园里,仅此而已。
在等待中度过的时间总是让人觉得特别漫长。虽然有志愿者的帮助,但我们的心情还是显得有些沉重。同学说着他个人的经历:面试前的一个会上,中南大学招生办老师向我们解说完政策后,鼓励我们说要放松大胆,如果要表演吹拉弹唱的话,尽管表现自己。同学会后跑过去问老师:“我可以表演吹牛皮不?”招生办老师高兴地说当然可以了,只要你能吹得精彩。犹如定心剂,我们渐渐地放松下来,开始充满着期待,憧憬着以后我们将在中南大学度过的四年或者更长的时光。
十站。每站三分钟。三十分钟的马不停蹄。“如果奶奶和妈妈闹矛盾了,你会如何处理?”,“请描述一下北极冰川融化后的景象。”,“请简要叙述温室效应的形成原理。”,“怎样看待劳动与审美的关系?”……面试从道德认知、科学思维、心理素质等十个方面进行。当时的情景犹在眼前:有的考官和蔼可亲,有的考官看起来神情凝重,不过总的来说面试气氛很是轻松融洽,多以一种聊天的姿态进行着,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考官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提示,让突然闪过的“灵光”继续发光。在进行个人特长表演时,要求“唱一首自己熟悉的歌,并谈对它的理解”。我唱了一首高中时代的班歌。平时唱歌老给人五音不全的感觉,但那次老师的鼓励和认真听歌的神态给了我很大动力,竟然在那短短的三分钟唱完了一首最爱的歌,并将歌曲中的内容和含义完整地表述出来赢得老师的肯定。这一站后,感觉自己又离中南大学近了一步。
幸运之神从所剩无几的报名时间开始就一直眷顾着我。就这样,我和另外四百多学生汇成一股细流融入了中南大学。随着在中南大学时光的增加,也认识了其他一些通过综合评价录取的同学。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成绩出色,而且在各项竞赛、社团或者学生工作中也开始崭露头角独挡一面。中南大学的这一录取政策为高考中失利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未来的窗。
后来一直在思索这种“怪诞不羁”的题目背后体现的是中南大学一种怎样的精神呢?面试中的问题很多是在书本上无法找到的,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她的目的即是要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给学生们一个更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她招录学生不再单一凭考分,她评价学生不再以单一的文化成绩,也许这就是是中南大学教学育人理念的独特与先进之处。融入中南大学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她从最小处为初遇中大的人所树立的最强烈最明显的印象——“创新”。
往事如烟,经历过的许多事情慢慢地被时光封存,但那次面试经历总能在记忆中被一些细小的念头唤醒,开始喃喃诉说着那个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