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来校视察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31日 作者:王建湘
5月28日上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荣誉校长周光召教授来校视察工作,参观了湘雅医院新医疗区、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新校区和生物冶金及铝土矿选矿实验室,听取了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情况汇报,并对我校发展特色和发展思路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当日上午,周光召一行首先来到湘雅医院新医疗区,在黄伯云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新医疗区门诊大厅、CT室、急诊室、抢救室,周光召还向湘雅医院院长陈方平详细询问了医院的日门诊总量、就诊条件、学科建设等情况。
在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参观时,周光召认真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对最新科研进展的情况介绍,还饶有兴致地透过显微镜观察了研究标本。在医学遗传重点实验室楼下,周光召挽着夏家辉院士对实验室成员们说:你们有一个这么好的遗传学专家,一定要想办法让遗传家族基因发生好的突变,推动临床遗传水平达到世界高峰。中国现在在基础研究上并不比国外差,而且中国人是很聪明的,绝对有可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你们不要妄自菲薄,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世界最高水平的成果。
来到新校区,周光召从大门沿主道,一路步行至图书馆,兴致盎然地欣赏山水风光,他说:有水的大学校园很少,像你们这样有这么大水面面积的,我见到的更少。图书馆很大气,校园环境真不错。
在参观了生物冶金及铝土矿选矿实验室后,周光召一行来到生物楼松韵厅,听取学校情况汇报,并与我校领导座谈。
在周科朝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情况后,黄伯云校长补充说,学校在生命科学、资源、高速铁路等几个领域有着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基础,这几个领域又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我们依靠特色办学,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在这个世界大机遇面前,我们更加可以做些大事,而且一定要把它做好。黄伯云校长还说,很感谢周老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2006年起又在学校设立求是奖学金,对学生的鼓舞和帮助很大。此次前来学校视察工作,也是对全校师生莫大的鼓舞。
随后,周光召发表了讲话。他说,看到学校取得了那么大的进展,感到很高兴。你们刚才提到的大平台、大团队、大任务等等,我觉得确实很重要。科技要推动经济发展,没有这种大的组织形式、没有大家团结一致的努力,是做不出大成果的。如果现在还像过去那样,一个教授带几个学生,做个项目、发几篇文章,这离国家的要求太远。现在社会上提倡看论文,论文变成了一个指挥棒,发表论文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上不去。你们的这些提法和做法脱离了这种框框,非常好,很值得提倡。
周光召还说,你们提到的特色发展也很重要。这里所说的特色是指学校本身的优势特点加上国家的需求,而不是搞“一窝蜂”。像一些曾经一度被忽视的国家需求——比如说材料,中南大学就一直很重视,这非常好。我们国家的钢铁生产量是世界第一的,却还需要进口,就是因为不能生产高质量的钢铁。这是不行的。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就是材料,很重要。你们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平时大家重视不够的地方,为什么产学研做不好?就是因为只重理论、发表文章,甚至在工厂根本不能用,这样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中南大学是做得很好的。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去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医学也是一样。临床与基础研究能不能够紧密结合,是发展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很多从事技术研究的研究所和临床是脱节的,这就制约了医学的发展。医学要有新进展,必须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湘雅有优良的传统,既有研究,又有临床,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希望你们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周光召还特别强调,希望在大平台、大团队、大任务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充分交叉融合,团结协作,学校能够做出大的成绩。以医学来说,它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近年来,医学有很大的进展,很多发现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中国没有。我们现在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条件,希望在接下来的十年,你们能有雄心壮志,取得许多新的发现。我们很早就说过,如果中国要得诺贝尔奖,应该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希望湘雅能在中国土地上做出最重要的贡献。祝愿中南大学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绩。
临别时,周光召在生物楼前遇上了闻讯前来的数十名学子,在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中,周院士即兴发表讲话。他说,看到这么多优秀的青年,我很羡慕。今天,我参观了你们的校园,这是我见到的最美的校园。在这么漂亮的校园里学习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你们还很年轻,等你们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回想起这里的生活,将会一生怀念。你们现在在这么好的一个学校,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有更新的知识,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我们那个年代无法想象的。你们中有的人,将来一定会比我还要做得好。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在校学习的时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好好学习,将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成长为比黄伯云校长还要杰出的人才。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玉娥,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校领导黄健柏、胡铁辉、徐建军、胡岳华、周科朝、陶立坚、田红旗,及校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学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接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