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心惜福
来源:物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2日 作者:蔡胜男
去年的夏天,没有充分的离愁别绪,因为我还将在这里。告别的泪水还没有酝酿,我们就各奔天涯了。我没有写一篇像样的文章,记录我们的再见;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回忆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直到毕业了,工作了,我们开始疯狂思念这里,开始回忆起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开始意识到我们说出“母校”二字时内心的颤动。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挚爱的母校,纪念我们在这里一道度过的岁月。
毕业前的日子,时间像从指间而过的流沙,在毕业答辩、散伙宴席、车站相送里点点滴滴地不见,想留却留不住的无奈,我们的眼泪掉下来。在离开前的每一天,大家似乎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看她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她如何热烈地迎接稚气未脱的我们,笑谈着四年里的大小事件。到最后,彷佛又回到了原点,把心也放开了,突然觉得,同窗四年,身边的这些朋友,比想象中要有才和可爱!
再看一看吧······
升华二十栋,我们住了四年的公主楼,楼前的小树苗都已经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地迎接春天;
荷花池的的亭子,还有我们曾经在那晨读的身影;
三教很久没去,一教也已经成了文法大楼,二教和图书馆里,依然还是有埋头苦读的学子,考研的日子我们心存感激,不管结果如何,都受益良多;
本部的新前、新后、南楼、北楼,我们在那里上过课,听老师激情澎湃向我们展示中华上下五千年;图书馆的书,我们看了多少呢,年少的我们还总是嫌书少······
一幕幕的回忆串成一场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播放着我们的欢乐和泪水,播放着曾经的奋斗和努力,播放着有过的误解和原谅。
感谢我们的恩师。四年里,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仰慕和敬重的老师,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他们的治学精神和对人生和理想的执着,为我们每个人在心里点起一盏为艺术、为人生的不灭的文学之灯,信念之火。
文学,你爱么?我爱。曾经也梦想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现在虽然现实了,但是如果你问我今生最爱什么,我还是会说“与文为伴”。有人说文学是一个华丽而虚假的避难所,是永不能企及的乌托邦,那又如何呢?我们如果能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能得一时的宁静和休息,能有力量去开始下一程的旅行,能永葆一份真、善、美,不就够了么?
毕业时,杨老师送给我们两个字——坚强;留给我们一个电话,她说“任何时候,需要我们的帮助,请拨通它,我会为你们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今天,我们都带着这两样东西前行。
友谊之花,盛开之时最美。我种下满园的花种,有些开得灼灼,也有些让我等了四年也没能见到她们最美的样子。泪水也浇灌不出的花,成了我四年最大的遗憾。
当时我们年纪小,不懂事又太自我,我们都是太骄傲的女孩子,放大彼此的缺点,挑剔的心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彼此身上的光。毕业时还耿耿于怀的自己,那次聚餐后,在Dany租的房子里嚎啕大哭,哭我们一个寝室四年没有感情,哭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哭是不是我错了,哭我们成了泛泛之交,哭我四年下来得到了一切,却失去了你们。她们劝我,说其实我们都一样,说我要求太多,不可能事事都完美。如今毕业一年,一切已经释然,虽然还是不常联系,但却还是会想起你们,想知道现在可好,会去看你们的空间。还是不敢直接去问,只能说我们还是那么骄傲。然而,我相信,在毕业那天我们都原谅了彼此,这也许就是所谓青春的代价。
当如今有学生为同样的问题问我的时候,我会说,顺其自然,包容,过了最难磨合的阶段就好了;即使不能好到自己期待的那种程度,也不要悲观,世界上有我们无能为力的事。
在有限的青春里,能遇见你们,能遇见你——中南,我幸。我们青春的舞台,也即将迎来她十周年的庆典,我的心里由衷感到高兴。求学中南,青春无悔。不管明天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会带着这段共同的弥足珍贵的记忆去奋斗,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再聚首,在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