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校长接待会
来源:升华荣誉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作者:韩响玲 摄影/林文丽
为深入了解我校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以下简称:工程试验班)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好工程试验班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6月30日下午,中南大学“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校长接待会在校本部立言厅召开。副校长胡岳华、荣誉学院领导、学校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所有相关二级学院院长(书记)、主管教学副院长出席了接待会,来自7个专业学院工程试验班的学生代表共计208人参加了现场活动。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兼荣誉学院副院长刘义伦主持。
会上,来自七个专业学院工程试验班的14名学生代表总结了一年来学习工作的情况。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学习上,工程试验班各专业班级学习气氛都比较浓厚,整体成绩较好;课余生活表现都比较活跃,不少班级参加各类社团人数过半,有的还担任了重要职务;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都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年来,各班同学普遍感受到了来自校党政各级部门、所在专业学院在各个方面对大家的悉心关怀与照顾,表示要将对学校及老师们的深深感激之情化为今后学习进步的动力,用积极行动践行“追求卓越”的院训。同时,同学们也反映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们对自身所学专业了解不够深入,缺乏方向引导,对所学知识和从事行业感到迷茫;尽管学校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但由于住宿及教学活动的差异,大家普遍感到同各专业学院兄弟班级的联系不够紧密,同其他工程试验班同学间的交流活动也不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离集体感,相应的集体凝聚力也略感缺乏。此外,同学们还就课程安排、管理制度、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各抒己见,并提出了“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制定淘汰机制”等建设性意见。
随后,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劼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易丹青教授代表专业学院分别介绍了本院工程试验班工作开展情况,他们都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工程试验班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工程试验班教学工作指导专家委员会,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任工作小组组长,并召集全院所有骨干教师和专家专题研究工程试验班的培养方案,冶金院刘业翔院士多次参加讨论,并亲自担任专家组组长。同时结合本院存在的诸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自我培养意识薄弱、专业思想不牢固等问题,提出在招生环节中增加综合面试环节、加大工程试验班管理力度、建立工程试验班转入转出机制等建议。李劼院长表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深受启发,感受到了大家积极向上的心态,同学们一年来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作为“首届”“试验班”,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正确对待,院里一定重视,针对问题做专门的研究并尽快加以解决。易丹青院长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去争取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学校一同进步。
最后,胡岳华副校长首先转达了高文兵书记和黄伯云校长对大家的问候,并针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了一一回复。他表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工程试验班工作,从高书记、黄校长多次亲自参加工程试验班专题工作研讨会、入学时的各学院院长亲自带队参加专业分流、到举办开班仪式暨高等工程教育论坛都体现了学校各级领导及党政对工程试验班的关注与支持。对于同学们前期所取得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如:在今年的国家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申报中,土建工程试验班九项申报全部获批。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加大投入、建立公共创新实践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将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动态转出(入)机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他说,教学改革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各专业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试验班培养与管理工作,并做好对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准备。作为首届工程试验班的学生,在座同学肩负着探索改革的使命,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荣誉,走出一条改革的新路子。胡副校长还结合自身经历,以“三分天赋,七分汗水”的话深切教导在座同学,勉励他们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集中精力学习,夯实人生基础,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