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2010年迎新六大闪亮镜头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作者:范警元 程海威

9月3日、4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中南又迎来了一批新的主人——2010级新生们 。今年的迎新有何精彩之处?迎新一线有哪些动人画面?记者记录下了2010年迎新现场六大闪亮镜头。

镜头一:热闹的小喇叭

“机电院的在哪里?”“有没有法学院的?”“文学院的这边来!”……在新体育场迎新总站,每当校车一到,各个学院的迎新人员就一拥而上,他们身穿院服,高举院旗,拉着欢迎标语,目的只有一个:让新生第一时间找到“新家”。为了更好的吸引新生的注意,不少人更是拿起了小喇叭,扯起嗓子吆喝,一声声呐喊,叫得人心也温暖起来。

“迎新很热闹,小喇叭一喊,声音响亮,可以很容易让新生发现!”来自法学院的张卉婕告诉记者,她和伙伴们一大早就早早的来到了迎新总站,每当载着新生的校车一到,就会拿起小喇叭,只为了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学长学姐们的热情。

镜头二:可敬的夜班志愿者

已是凌晨3:00,新体育场迎新总站里却依旧是灯火通明,为了让由于种种原因深夜才抵达学校的新生们同样感受到中南的温馨与周到,夜半志愿者忍受着日夜颠倒带来的不适依旧留在了迎新点接待新生。

渴了,就喝一杯水,饿了,就吃一点饼干,累了,就靠在椅子上歇一歇,但只要一听到校车驶来的声音,所有的人都霎时间振奋起来,忍受疲惫,摇起大旗奔向停车点。这群可敬的志愿者们往往还需要帮学生家长找到合适的住宿场所,但是,他们只会稍作休整,便继续在迎新总站与升华公寓之间奔几个来回。

镜头三:奔波的校园巡讲团

新校区体育场、新校区图书馆、米塔尔研究院、升华公寓……这里都留下了迎新特别巡讲团队员们的身影。这些巡讲团是为新生和学生家长尽快熟悉校园环境而设立的,从迎新总站开始,带领新生前往学校各个校区。在新校区还安排有专人讲解“中南十年成就展”,介绍学校合并组建十年来的辉煌成就。

巡讲团队员郑越告诉记者:“我们都是自愿报名的,在给新生讲解的同时,自己也加深了对中南的了解,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感受到中南的活力和热情,融入中南,实现理想!”

镜头四:特别的党员服务队

在迎新总站的现场,记者还发现了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迎新队伍:他们36名队员全部是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员。作为我校人数最多的院系,信息院有学生党员队伍也最为庞大,新生开学前夕,在信息学院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信息院党员服务队正式成立,并于9月3号开始了迎新工作。

小组负责人董琦介绍,党员服务队主要向新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新生和家长向他们咨询得最多的便是大学期间入党的相关情况,很多新生已经迫不及待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镜头五:学生社团自发迎新

身穿白T恤,头戴小红帽,有事您来找。校园里,随处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迎新人员。以“服务他人,升华自我”为宗旨的青志协,组织了各院系数百名学生志愿者前往火车站、汽车南站等地迎新,还在在升华公寓14栋、二食堂、七食堂、一教等四处都搭设了迎新帐篷,专门服务迎新工作。在二食堂的迎新服务点,他们还专门提供带领新生去南校医院体检的导游服务。

作为校园明星社团的英语俱乐部也没有闲着,他们组织为新生免费发放南校地图、公交线路图、小扇子等物品。很多新生都对英语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向俱乐部的学长学姐们询问着学习英语的方法,憧憬着多姿多彩的大学社团文化。

镜头六:老乡会来帮忙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大学的新生,对老乡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相同的方言,相同的生长地域,新生很容易在老乡身上找到家的感觉。张同学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大一新生,她31号便来到了学校,不会使用校园卡,老乡们用自己钱请他吃饭,行李太多,是老乡们帮她收拾好了寝室。

四川老乡会组策部部长杨波说:“作为老乡,为新生做一点事情是我们的责任,让他们知道,离开远赴异地求学的你并不孤单,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老乡!”四川今年共有新生200余人,目前,来老乡会登记的已有60多人。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