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竞赛中获得22个一等奖
来源:本科生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2日 作者:贺世泉
9月10日至9月13日,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的竞赛中再次折桂,取得我校历史最好成绩,无论从参赛队的数量还是从获奖队的数量来说,我校均列湖南赛区第一。
今年全省有37所高校572个队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比赛,经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共有229个队获奖,其中一等奖45个队,二等奖73个队,三等奖111个队。我校共有78个队获奖,其中一等奖22队,二等奖26队,三等奖30队。我校获一等奖的数量占湖南赛区一等奖数量的49%,其中由数学院张鸿雁教授所指导的11个参赛队中有8个队获得一等奖。
我校已连续四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2007年获得一等奖11队,2008年获得一等奖14队,2009年获得一等奖17队,2010年获得一等奖22队,2007年、2009年和2010年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均为湖南赛区之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数学建模是指根据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抽象和提炼出一个数学问题,用数学工具,包括计算机、信息查询等手段来求解,并将结果经解释验证后用于解决实际,指导生产、生活的过程。竞赛规定参赛队在拿到试题三天内,必须独立完成查阅文献、创建数学模型、探索求解方式,编制程序并求出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向,并形成论文提交组委会审评。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我校自2000年合并组建以来,学校和本科生院领导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逐步探索完善了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参赛荣誉感及学习积极性。学校用专项资金投入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培训,鼓励指导教师积极推广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学院领导也特别重视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我校历年来在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保持优秀成绩,涌现了一批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自组建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数学建模竞赛共近1700人次,获国际一等奖15人次,国际二等奖45人次;获国家一等奖33人次,国家二等奖63人次;获省级一等奖181人次,省级二等奖219人次,省级三等奖27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