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09年度优秀博士后表彰暨2010年博士后联谊大会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2日 作者:林文丽 摄影/汪顺
为纪念我国博士后制度设立25周年,11月20日上午,我校在生物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2009年度优秀博士后表彰暨2010年博士后联谊大会。常务副校长黄健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专家中心副主任吴巧玲、学校人事处处长刘义伦、师资管理办公室主任许毅出席大会。会议由许毅主任主持。
刘义伦处长宣读了2009年度校优秀在站博士后人员名单,黄健柏副校长、吴巧玲副主任和许毅主任分别为17名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颁发证书及奖金。
黄健柏常务副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向获奖人员表示了祝贺。他就博士后工作提出四点期望:一、始终保持培养与研究工作并重,形成自己的特色;二、积极浓厚科研氛围,加强学科交叉;三、注重我校研究型大学建设,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科教兴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尊重科学制度,坚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校相关规定。
刘义伦处长就我校博士后工作作报告。他简要回顾了自1985年我校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在活动站设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研究及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诸多奖项、荣誉,并阐述了我校博士后建设中以培养名师为主导,以项目为导向,以企业为基地,以实践为中心的四点经验体会。
吴巧玲副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博士后工作取得的成果,她说,中南大学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博士后管理工作探索出一套具有创新模式的管理方法,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博士后,是我省高校科技进步的领头羊。就我校博士后工作今后的发展,她提出要严格把好年龄关、时间关、资格关、数量关和质量关,做好博士后角色定位,避免四大误区,形成独具特色和相对独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施树云代表获奖人员发言,她说,科研成果的取得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息息相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学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勇当科技进步的排头兵。
会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柴立元教授做了题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技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学术讲座。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孙志强总结了第六届联谊会工作。校青年科协副秘书长王冰峰博士宣读了我校博士后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倡议书,全体博士后为坚守科研道德与学术诚信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据悉,博士后联谊活动已于11月20日下午至21日中午在现代休闲园举行,该活动旨在邀请不同学科的优秀博士后交流科研心得,加强全校各流动站、工作站博士后之间的交流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