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办“网络文学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学术研讨会
来源:文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 作者:吴芳 杜平平
12月26日,由我校文学院主办的“十年行程:网络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文学院230举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易健、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三定、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季水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谭桂林、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副院长李阳春等20余名省内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及《湖南社会科学》副主编禹兰女士、《理论与创作》陈善君博士等学术期刊编辑受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校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副院长阎真、院办公室主任刘新少及相关学科师生参与了研讨会。会议由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欧阳文风主持。
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及其对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工作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从我校文学院选择网络文学研究的初衷、学科建设思路和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方面作了交流报告。欧阳友权院长谈到,我校文学院为了办出水平、突出特色,在新媒体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之际,选择了网络文学研究并坚定地走了十年,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欧阳友权院长还指出了网络文学近年来不可忽视的四个发展趋势:一是主流文学开始认可和接纳网络文学;二是网络文学产业化、市场化初露端倪,形成了比较成功的盈利模式;三是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写作成为网络文学创作主流;四是文学网站开始出现集团化趋势。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就网络文学研究情况和未来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季水河称中南大学文学院在网络文学研究方面具有前瞻性,且团队优势突出。他说在领军人物欧阳友权院长的带领下,文学院创建并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网络文学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谭桂林从学科建设角度高度评价我校文学院网络文学的研究工作,他认为,中南大学文学院的网络文学研究既有团队意识,又有学科意识,能够把理工科大学的理论技术基础和文科的学术理论结合起来,为新兴学院的发展找到了学术的增长点。
湖南理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余三定表示,做学问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网络文学研究正是如此。中南大学文学院选择网络文学为研究重点,并能够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建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十分难得。
参加研讨会的其他学者也都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谈了对网络文学研究的看法,并对我校的网络文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会专家踊跃发言,会场各种思想交锋碰撞,学术氛围浓厚。湖南师范大学易健教授和张文初教授以及湖南大学李阳春教授等专家学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网络文学研究发表了意见。
欧阳文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各位专家对我校的文艺学和网络文学研究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如会议中提到的网络文学世界性、网络文学文本研究和网络文学的教研等问题发人深思,对下阶段的研究深有启发。
附: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成果
十年来,中南大学文学院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一个建立网络文学研究的省级基地,第一个成功立项网络文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第一个顺利申报网络文学方面的教育部项目,第一个开通汉语网络文化方面的网站,第一个主办全国性网络文学学术会议。先后获得多项有影响的网络文学研究项目:“网络文学对文学基础理论的影响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21世纪文艺学科前沿问题创新研究”(教育部“985”项目子课题)、“网络文学研究”(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研究”(湖南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网络叙事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网络文学的’大众情缘’”(中南大学文科基金重点课题)、“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文学研究”(湖南社科规划基地委托项目)、“网络叙事与网络语言研究”(中南大学人文社科项目)、“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研究”(湖南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等。先后出版了“网络文学教授论丛”(5本)、“文艺学前沿丛书”(5本)、“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6本),此外,即将出版“新媒体文学丛书”(包括《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网络写手论》、《短信文学论》、《网络与新世纪文学》、《网络小说名篇解读》、《网络文学产业论》)。先后出版多部网络文学论著:《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网络叙事学》、《网络文学禅意论》、《网络文学批评论》、《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网络诗歌论》、《网络恶搞文化》、《博客文学论》、《网络小说论》、《网络文学语言论》、《网络传播与文学》、《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网络文学概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该领域系列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