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科学讲坛”活动启动 钟掘院士全面解读“973”计划

来源:科研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2日 作者:杨彦 武芳

经过前阶段的筹划准备,学校科研部项目办公室策划组织的“科学讲坛”系列学术活动于2月28日下午三点在新前101报告厅拉开帷幕。我校钟掘院士担任首场主讲嘉宾,钟院士以“申请‘973’计划项目的思考”为题,全面、详尽地解读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设计与组织。

钟院士从“973”项目的基本精神、项目申请、项目实施以及对于高校的重大作用四个方面展开。“973”项目作为国家的最高基础研究计划,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重大技术问题所涉及的重要科学问题。钟院士指出项目的选题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并用实例分析了如何从选题直接反映国家的重大需求和面临的科学问题。她通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支撑计划以及科技重大专项的比较,强调了国家“973”计划“顶天立地”特点,顶天即所进行的是学术前沿的基础研究,立地则是取得的是国家需求的重大成果,因此“973”项目的定位一定要准确,研究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让评审专家看到五年后可考核的指标以及项目对科学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

钟院士还以她本人主持的“973”项目《提高铝材质量基础研究》为例,详细说明科学问题应如何提炼,如何从科学问题体现研究的深度和思路的新颖,同时强调了在“973”延续项目《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目标的确立和科学问题的设计中,如何反映具有时代背景的国家需求以及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在课题分解和体系逻辑方面,钟院士强调所设课题主线要明确,课题间既界面清晰,又应有机联系。最后给出了团队的组织策略,首席科学家在本研究领域一定具有相当影响力、组织力及行动力,研究队伍也应由本领域的实力较强的研究单位组成,同时要邀请成果应用单位作为合作对象,这样有助于发现技术问题,验证技术原型,完成工业试验。钟院士在“973”计划项目的实施中谈到,需要找准切入点,潜心研究;获得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研究可工业放大的技术原型,五年内完成在重大需求下的重大创新全过程。

最后钟院士指出对于高校而言,“973”项目是重点大学研究水平的标志,影响着重点大学的声望和地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973”计划项目对于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钟院士希望有积累、有实力的老师组织好队伍争当首席,年轻老师则力争进入973团队,加速自身的成长。

报告结束后,广大师生就973申报的细节问题与钟院士作了进一步交流。外校及我校两百多名师生共同聆听了钟院士的精彩报告,大家都认为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极具指导意义,受益良多。项目办主任杨彦主持了本次活动。

相关链接:

钟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仪组成员,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冶金材料评审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综合交叉领域咨询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成为我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计划)项目“提高铝材质量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并出色地完成研究工作,为获得973计划延续项目“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