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女生节?女性心理莫纠结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作者:余希
每年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节日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纷纷以各种方式庆祝。然而冠以“三·八”节或“妇女节”,一些女性朋友总觉得怪怪的,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职工、女大学生。
社会发展到今天,“妇女”到底是什么概念?“二十岁的叫女孩,三十岁的叫女人,四五十岁,还是愿意被人叫‘妹子’。”笔者采访了部分职工和学生以及湘雅三医院心理学专家邓云龙教授,大家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医学生欢度“女生节”
“我们这么年轻,怎么就成妇女了呢?所以我们过‘三·七’女生节。”7年制临床医学生张同学如是说。3月7日这天,他们班上的男生商量给女生们庆祝节日,班上女生每人在一张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小小要求,然后将纸条放到一起,由男生随机抽签,男生要按照抽到的纸条上的要求去做,满足女生们的要求。
有的女生写“鸡蛋2斤,要英才园的,价格5元一斤”,有的写“5张刮刮乐,不能刮掉的”,有的写“请给我写一封信吧”,有的写到“一双筷子,不要去食堂随便抓一双,不能是用过的,要带花纹的,要不锈钢的”,有的写到“2个木瓜,体育馆对面的水果店有卖”……男生们按章办事,很好地增强班上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感情,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笔趣事。
女职工对“节日优待”很享受
“今天收到了玫瑰花,找回了年轻的感觉。”为欢度节日,湘雅三医院组织了一系列女职工文娱活动,除了“官方”活动,很多科室还开展了有趣的“民间”自发组织活动。有的科室给女职工送玫瑰花、请客吃饭,有的科室组织女职工爬岳麓山,优胜者奖励138元奖金。有的科室给女职工放半天假,男士主动承担更多工作任务,大家以各种方式为女同胞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和女孩的天真烂漫相比,职场女性肩负着沉甸甸的生活压力,期待在“妇女节”这一天享受假期。大家不避讳过“妇女节”,但也觉得过“女人节”更好听。
专家观点:节日只与性别有关
心理学专家邓云龙教授认为,“三·八”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对所有女性而言,这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这同年龄无关,只和性别有关。现代社会应该是男女平等但分工不同,平等是人格、法律等方面,分工是劳动、角色等方面,应是“和而不同”。
一般认为“妇女”意味着有丈夫和小孩,意味着家庭责任,甚至意味着年老、色衰、不独立等。有的女性不愿被称为“妇女”,可能与现代女性不愿变老有关,有的大龄未婚人士不愿被称为妇女,会使其加重自卑感。另外,同性恋、单身、丁克家庭等家庭社会观念越来越多,有的女士不愿做“妇女”,有可能是不愿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邓云龙教授强调了心理健康的十六字诀——“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他说,“女性只有完整地经历各个时期,认同并接受自己的年龄、身份,才是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