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院填补我国新生儿实时动态血压测定技术空白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作者:伍西明 刘玉君 曹传顶 胡振宇

3月12日,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专家岳少杰教授等为胎龄29周,体重仅1280g和1490g的极低重早产儿双胞胎患者成功施行经脐动脉插管至腹主动脉置管术,精确实现实时动态血压测定和血气分析。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这一成功病例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两患儿在医务人员的悉心监护救治下顺利康复,今日出院。

经脐静脉置插管可减轻宝宝多次打针的痛苦

脐静脉和动脉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生命线,脐带是妈妈给宝宝输送营养的主要渠道。新生儿及胎儿自然通畅的脐静脉是通向人体的重要血循环。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已发现这一通路在疾病诊断、治疗、医学科研方面的重要价值。随着对脐静脉及静脉导管胚胎发育的深入了解和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保留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脐动静脉,并由此插管建立血管通路,从置管中进行抽血、输血、静脉营养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治疗。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的救治中,成为NICU(新生儿监护中心)治疗的重要手段。

据新生儿科护士长姜琳介绍,对新生儿进行打针输液和治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大,轻则发生液体血管外渗水肿,重则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反复扎针增加小宝宝的痛苦,给救治工作带来困难,不仅增加了患儿的救治时间,也增加了家长的医疗费用。脐静脉置管术可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避免高张液体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

脐动脉插管术技术难度大

据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更介绍,临床上,早产儿日益增多,出生体重<20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成为研究的热点。实施脐动脉插管,对新生儿实施中心动脉压测定和动态血气分析监测,是提高对低体重儿早产儿救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临床上通过脐动脉插管,并延伸至腹主动脉,建立动脉通道,能精确地对新生儿进行动脉压测定和动态血气分析。该方法避免了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等因素影响,能准确、直观、及时发现瞬间血管内压力的变化,并能测出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往无法监测到的中心静脉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患者动脉压的突然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避免了反复多次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减少患者痛苦。

岳少杰教授强调说,这一技术理论上很成熟,并在世界医学发达国家已有开展,但操作难度大,要求高。因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重早产儿发育不完全,操作医生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师进行动脉插管时稍有偏差都可能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风险。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